第165章 盖聂 (中)(2/4)

廉颇,李牧的名将,毕竟面对白起,他都支持了那么久。

这一点,让韩非,张良等人非常的吃惊,不过出于谨慎的关系,他们并没有立即开始种这种粮食,而是先选出一部分土地进行实验。

作为韩国的九公子,韩非天然在韩国就拥有一个镇的领地,这个镇的税收除了一部分交给王室之外,其他的全部是交给韩非的,哪怕是韩非在小圣贤庄求学的时候也是一样。

不然韩非那里来的那么多钱来花天酒地。

同样韩宇也是一样,不过韩宇拥有的领地比韩非繁荣多了,在加上各种隐形的收入,韩宇才有那么多钱财来拉拢人。

不然光是没几个月一次的俳优之会,就足以让韩宇破产了。

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虽然也经历过申不害变法时期的强盛,不过在当时支持申不害变法的王死亡之后,申不害的变法立即就被推翻了,刚推行不久的郡县制立即被分封制取代。

人亡政息,这就是封建制度最大的隐患,哪怕是强如嬴政也是一样,在嬴政活着的时候,其一统六国,君临天下,各国的反对分子,全部都在嬴政伟岸的的身影下,瑟瑟发抖,但在嬴政死后,六国立即全部爆出叛乱。

秦二世而亡。

现在的战国七雄,除了秦国实行的是郡县制以外,其他的六国全部都是分封制,韩非,韩宇的封地之所以会只有一个镇,不想其他国家的公子,最低也是好几个镇子,不然就是一个县。

不过谁让韩国现在的领土狭小呢,韩王倒是也想给自己的儿子一些大的封地,可惜看着韩国那芝麻大的地方,根本没有办法给啊。

整个韩国只有太子拥有一个县的封地。

这方面只有秦国是和韩国一样的,剩下的几国,太子最少也是数个县,楚国的太子更是大到一个郡。

“可惜很难。”张良说着就低下头。

随着张良的话,韩非,卫庄等人都沉默起来,新城的政策,在百越那里可以这么实施,但是如果出了百越,整个战国七雄,只有秦国那里才可以做到这一点,其他的六国,先后都经过这样的变法,可惜最后还是回到了老路分封制上。

秦国能够这么坚持郡县制,其实说起来是非常神奇的事情,正如其他六国的变法,都因为人亡政息而失败一样,在秦国因为商鞅变法变的强大之后,六国唯有合纵才可以对抗。

之这样的形势下,各国上层想的不是如何让自己的国家变的强大,而是期望秦国的商鞅变法也会像其他六国一样,人亡政息。

在支持卫鞅的秦孝公去世后,六国的使臣,密使,间谍立即开始在秦国各处串联秦国的贵族世家,希望可以倒行逆施,把郡县制重新变回分封制。

六国的想法,可以说正和秦国的那些贵族之意,和郡县制相比,分封制更符合这些贵族世家的利益。

可惜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秦国从秦孝公,到现在的嬴政,都是坚定的郡县制的拥护者,哪怕是把商鞅车裂的秦惠文王,也是一样。

秦国的强大,不是嬴政一个人的功劳,而是从秦孝公和卫鞅那时候开始,连续六任大王,百余年的努力。

这正是佐助不看好韩非的真正理由,秦国这么多年的努力,才换来的强大,哪怕韩非在聪慧,想要仅仅依靠十余年来追上去,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更何况韩非虽然是聪明绝顶的人才,但嬴政是不弱于他的。

正如张良之前所说,想要让韩国强大,必须变法,而变法实行的必须是郡县制才可以,让那些拥有封地的人放弃自己的封地,这怎么可能。

别的不说,张良所在的张家,在韩国三世为相,张家拥有的封地,在韩国是仅次于王室拥有的封地的最多的那一层贵族之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