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事情过去那么久了(2/4)

是不一样的,至少跟他们刚刚进入到明教鬼兵队的时候是截然不同的,这样的改变是他们没有办法用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去抑制住的。

毕竟,人家明教堂口的堂主,见到不是下跪就是要行礼的,而聚义堂的堂主也就是苏择东,完完全全没有那么多的必要,不仅不需要这么一个环节,且有的时候还会被他行礼呢。

什么握手的礼仪,什么打招呼的礼仪,可不都人家苏择东手把手教出来的吗?

人家苏择东跟别人最大的与众不同便是在于他本人的魄力实在太高了哈,不仅仅是一个会打仗且能够打仗的主儿,更为重要且很是关键的便是他的学问还高,且如果只是高的话,或许还不会让人那么的嫉妒,更为可怕的是人家知道的东西还很懂。

多不要紧,多且杂乱的话不仅是不能够让众人服从,而且还是容易让人没有办法不选择回避乃至是逃避的方式让苏择东滚远一点;但是人家苏择东说的什么民主民生还有民权、人人平等、一切从实际出发等大道理,他们是听不懂,但是愿意听啊!

就像是小孩子们听酒馆或者是茶馆的说书先生一样,他们不知道那个糟老头子到底是干什么的,在台上到底是在说一些什么东西,但是他们就是能够知道,这个糟老头子所说的话语,他们喜欢听,他们乐意去听。

而苏择东所说的话语,对于他们来说,就是这么一个味道,是很多人、很多的事情没有办法改变的事实,但是要想达到这么一个程度或者说这么一个看上去是没有办法实现的东西啊,是需要有一定的眼光的。

这个在古代当中,最有眼光的人可不只是那些能够在后来的博弈当中取得胜利的那一帮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军那么简单的事情哈,更多还是算命先生!

古代的算命先生可不都是那些为了得到钱财而走上街道两旁,为有缘分即肯为他们花钱的那一些路人摆个图谱,然后用看似很是高明而实际上却是一无所用的方式算出他们想要知道的东西。

在古代当中,也就是在物质世界很是匮乏的时候,很多不同阶层、不同工资、不同稿费的中老年人乃至是年轻人都将自己的视线投向对这个世界的探索,换一句话来说就是想着自己为什么会存在于这么一个世界当中。

这一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这里到底是有什么东西在存在于这个世界当中,是金子,还是火炬,还是让人望而生畏的大海呢?

就是因为有着这么一个个的问题出现在人类的脑海当中,当人类望着天空的时候,看着天上的太阳或者是星星在移动,看着地上的鲜花在风中摆动的时候,他们就会想得到这一些活着是为了什么、什么才是活着、活着的意义在于什么地方。

所以说,就自然而然的在我国的古代就有让后世即二十一世纪的文科生很是头疼的哲学出来了的!

古代的哲学学问再早且最前面是从朴素唯物主义开始的,即古人们将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归结于大自然当中存在的东西,例如火炬、大水还有泥土等。

到后边就发展成为气、道;这么一个转变或者是进步的过程当中,道教还有道士以及少林寺,老和尚们在这些方面的鼓励还有支持是毋庸置疑的,是必须有的,且是没有办法磨灭掉的事情。

所以,苏择东就认为,刘伯温应该是研究这一方面的专家,他虽然说不是一个到道士,且是在正史或者是在野史当中,没有任何关于此人是道士或者是有道学方面的贡献。

但是人家就是能够做得到自学成才,这也是没有办法且让人没有一点点脾气可言的事情哈,这人到底是聪明到什么地步,才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还有自己的努力去完成自己想要做的到的事情哈?

反正看着《易经》的封面就能够犯困的苏择东,看到八卦图都是一脸蒙蔽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