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零五章 能臣良将如星渠,流入帝王锦囊袋(2/3)

朝权贵。先祖去世百年之后,他们的后辈毫不例外,又走上了原本那些世家大族自掘坟墓的老路。这些新的世家权贵开始拼命为自家子孙谋求官位,争取门路,垄断天下挣钱的大生意。当平周开国太祖仙去之后,后代窦家皇帝没了先祖的本事,想要争夺皇位,只能依靠这些世家大族的支持。渐渐地,整个天下,又被这些新上位的世家大族彻底把持。自此寒门再难出贵子,放眼天下皆权贵。平周开国太祖首创的朝廷公试,为国选才的抡才大典,也沦落为世家大族子弟比拼人脉背景的游戏场。平周朝越到末期,这种世家大族把持天下的情况越明显。这些把握着天下大权,占有大量资源的平周朝世家豪门,毫无例外,又走上了一条与前代世家豪门一模一样的覆灭之路。在当时,平周朝世家大族的子弟,毫不费力就能当上高官显爵,甚至连字都认不全的豪门子弟,都能直接从“笔帖式”一职做起,凭借近水楼台的优势,迅速攀上高官显爵。而寒门子弟,一辈子也跨越不了四品朝官这道天谴。世家豪门有了权,自然就要有钱,这才能凸显出“贵”字。他们顺势就用手里的权势,把持了天下最挣钱的每一门生意。甚至于到最后,就连平周朝的将军,都是由这些世家大族子弟担任。大量酒囊饭袋混入平周朝各地边军,充任将军的要职。有权,有钱,又掌握着兵卒,平周朝的世家大族,在平周朝六百年间,终于攀上了世间的巅峰。与此同时,这些世家大族也亲手给自己的家族挖好了墓穴。突辽国一来,毫不费力,就将平周这些世家大族“再贵五百年”的梦想轻易踏成了飞灰。平周朝的世家大族,随着中神城被突辽人攻破,彻底成了历史的尘埃。所有的繁华梦境,所有的亭台楼阁,所有的高官显爵,全部化为黄粱一梦。徒留笑柄尔。范国师说出这条“唯才是举”的招贤令,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平周朝的开国太祖当年,就是凭借此令,终结乱世,一合寰宇。听完范国师对“唯才是举”四字的分析,突辽皇帝沉默许久,终于点头答应。范国师这些建议,看似一条条皆是在为突辽国着想,帮着突辽国进一步笼络天下士绅之心,笼络那些有本事,却求不得功名利禄的寒门能人异士。但这其中,也隐藏了范国师极为隐秘的心思。突辽国,现在还是突辽人的国,整个上层权贵,除了范国师,其他都由突辽人组成。现在突辽皇帝同意范国师的意见,开始大肆吸纳平周的士绅能人进入权力架构当中,虽然开始必然艰难,但随着时间推移,慢慢的在突辽国朝堂之上,肯定会出现不少平周人。到时候,范国师这个身居高位的平周人,自然很容易拉拢一帮平周权贵,组成自己的势力范围,交织出自己的关系网。到那时,范国师在突辽国,就不再是势单力孤,他背后将有一个庞大的势力支撑,扎根在突辽国这棵大树里,吸取营养,牢不可破。到那时即便突辽皇帝要动他,也要掂量一番。这就是范国师思索两晚,为自己想出的一条大隐于朝堂的生存之路。这也是他现在实力大损,而且复原无望之下,被迫采取的办法。拉帮结派,在朝堂组成自己的势力,以此谋求富贵延绵。当晚,突辽皇帝与范国师密谈一宿,第二天,突辽皇帝依然找到范国师,让他亲笔起草圣旨。数道圣旨一下,整个天下顿时惊起一片聒噪。但不少精英人才,依然是持观望态度。随后,突辽皇帝大肆封赏几家出力颇大的世家豪门,诸如左家、陆家等等。封他们的家主为公,族中子弟凡是在突辽军中效力的,最小也得了个男爵。这红红绿绿的公侯爵位,真是动了天下人的心。街头巷尾,不少读过书,修过原气,自认为有三分本事的,想要搏一番功名富贵的,开始张嘴议论。“这突辽皇帝真是有心天下,居然如此厚赏那些效力之人。”这是位含羞带臊的,想投靠突辽人,又不好意思明着来的。毕竟突辽人之前杀戮太甚,留的名声太臭。“这突辽皇帝真是一代英主,赏罚分明,法令有度,值得我等誓死追随!”这是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