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贾族义学(1/3)

次日一早,天上朝阳初挂,贾环梳洗罢,由着小鹊把肩上的长发束起。上下打量了番铜镜里那张清秀小脸

不由的有些感叹,年轻真好。

不经意回头,看到小鹊脸上快要绷不住了。才不好意思的讨好笑笑。

“三爷快去吃饭吧,一会儿还要去学里呢。”

小鹊给贾环束好了头发,便端着净面的木盆往外走去。

贾环回望小鹊娇俏的背影,腼腆笑笑,便去吃了小吉祥早早便送来的早饭。

这才上了马车,由着一个中年奴仆驾着车往西边学里去了。

马车车轱辘每逢地面不平的时候便会有些许的晃动。

小鹊是赵姨娘的丫鬟,十四岁上下,平日里为人肃穆,不苟言笑。今早儿见她这般小女儿姿态属实有几分难得。小吉祥则是赵姨娘从老太太那为贾环讨要来的,只因宝玉一个丫鬟一个丫鬟的往屋里收。赵姨娘自觉自己儿子也是少爷,心中不平。厚着脸皮从老太太那要来的。小吉祥年纪同贾环一般大小,还是孩童心思。

车厢外赶车的是服侍贾环上学的长随赵国基,其实论上辈分,他本是贾环的娘舅,只是贾环在赵姨娘的小院里,当属是地位最高的。这娘舅辈分论不得,也不会有人去论。马车赶到西坊的一处二进宅院,贾环由着赵国基服侍下了车。往日里,贾环对这个娘舅都是大呼小叫,开口闭口便是赵国基。赵国基也只是憨厚一笑,回一声三爷。贾环想到这里,不由摇了摇头,这前身的贾环真的是顽劣异常。

拿着书本回身对赵国基道:

“舅舅便先行回去罢,环儿下学了,舅舅再赶车来接便好。”

赵国基面色一愣,脸上的憨厚笑容格外浓厚,

“唉,三爷快进去吧。”

这二进的宅子,青砖灰瓦,高门大宅。院内栽有金桂枇杷,环境清静。于这寸土寸金的神都价值不菲。正门上有一匾,匾上上书四个大字《贾族义学》。

正是桂花花开的季节,走近几步路,便觉幽香扑鼻,不觉神清气爽。

大好读书之地,学中却空无一人。

贾环日日来的很早,除却其他几个家中贫寒,知上进的学生来的比贾环稍稍晚些;大多数贾族子弟都待太爷来之前,才姗姗赶来。

贾族义学是先太祖封先宁荣二公为国公之后,二公出资于神都置地办的学。为了贾族后辈都能有书读,立下了规矩,贾家有在宫中做官的,每月各出一应钱粮纸布,以补贴学中。

这本是老祖宗的英明之举,保障贾族人才兴旺的先见之举。

贾环心里不免为宁荣二公的智慧暗自叫好。

可望着空空如也的整个学堂,贾环只得苦笑,

“老祖宗啊,你的一番心思,恐怕都是徒劳了。”

贾环不再乱发牢骚,复又拿起纸笔,诵读笔默那早已经滚瓜烂熟的千字文。直至学中子弟一茬接着一茬的来齐,喧闹嘈杂,其中不乏大呼小叫者,更有甚者在堂中奔跑笑闹。

贾环微微皱眉,捋了捋眉心,抚平了心绪,重新一笔一划的在纸上默写句子。

“唷,贾环,还在读千字文呢。”一声阴阳怪气的喊叫闯入贾环的耳朵。

贾环搓搓眉头,抬头看去。说话的是学里的一个有名学子,唤作金荣。旁边聚首交谈的学生听着金荣故作惊讶的大声喊叫,都起哄笑闹。

这金荣是三房璜大奶奶的亲侄儿,当理儿不是贾族子弟,璜大奶奶常到凤哥儿院子去,在王熙凤面前说说奉承话,求了人情让这金荣入了族学读书。

未曾想这金荣却从不用心读书,每日与族中子弟耍钱厮混,顽劣异常。这有名就有名在顽劣上了。

贾环抿嘴笑笑道

“环愚昧,比不得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