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5章 工作中,没有人情(2/3)

!”

“倒是没有那么的夸张。”殷俊顺口道,“香江同样也是这样,而且发展得更快。魏哥你距离上次去香江,也有差不多一年时间了,等你回去再看,也会惊讶得很的……华京太大了,想要发展起来需要更多的时间。”

魏小范哈哈一笑。

他倒是晓得,殷俊没有什么夸耀的意思,只是在说一个事实而已。

“岂止是华京,整个国家发展起来,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啊。”魏小范叹气道,“我这儿带着学生去了一趟临近的燕赵的农村采风,那里仍旧还在为吃饭发愁,更别说什么丰衣足食了!”

“以后会越来越好的。”殷俊点了点头,“我们多在这里做生意,开工厂,就能带动更多的人走向富裕,大家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过的。”

“说得对。”魏小范赞同的道,“在香江这么多年我也想清楚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他们自己勤劳的工作,日子才会改变,那些接受了援助善款的,没几年又是和以前一样了。”

殷俊笑而不语。

你要说华国人是世界上最勤劳、最有忍耐性的民族,应该也没有多大的问题。

只要有一点希望,华国人就会努力,不像是日本人,没有希望就干脆放弃等死了。

只要能够勉强的活下去,那么华国人也不会造反,这种不断忍耐的性格,早已流传了千年。

但是反过来说,华国人的惰性也是非常强的。

不说什么大话空话,你只要想一想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国有工厂工人们,他们那些年做了什么工作,得到的一个什么成绩,就知道这个说法的正确。

甚至于在私有企业也是一样,只要监督不严格,没有严厉的机制惩罚,那么肯定他们就能找到一切的办法来偷懒。

这一点,我们的近邻日本,他们的工人就值得我们学习了。

不敢说百分之百的没有任何工人在工作中偷懒,但绝对是极少数之中的极少数。

短短四十年的时间,日本就从一穷二白的废墟之中站起来,成长为连美国爸爸都要害怕的存在,就是靠了这群人的努力。

韩国就稍微要略逊一筹,可是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和日本人是差不多的,因此四十年之后,他们也就成了另一个工业强国。

而华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的时间,却仅仅是成为了“世界最大工厂”,还得加个括号世界最大(加工)工厂,这里面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爷爷说过,归根结底,决定一切的,还是伟大的人民。

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那一群工人,是好样的,基本上也是不逊色于日韩两国的存在,所以我们的航天、军等等尖端产业,一直都是世界的一流,这和他们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

可是七十、八十、九十……这些年代的工人,说他们是废物肯定是夸张了,但不堪重用这个评价,绝对没有冤枉他们。

还是那句话。

到底他们行不行,拿成绩说话就知道了。

从2020年看几十年前这些人干的工作、做出的成绩,这不很一目了然吗?

想要获得日本和韩国的成就,也只能寄希望于素质更加好的下一代吧。

郭老板的红海工厂,虽然有着触目惊心的十几跳,但经过那个炼狱磨练出来的工人,却是所有相关工厂的香馍馍。

在东馆那边流行的一句话,就是“能在红海工厂磨练三年以上的工人,出来到任何一家类似工厂,至少都是流水线班长的位置在等着他(她)。”

虽然殷俊并不赞同“唯有残酷又苛刻的压榨式管理,才能激发出懒惰的华国人的能力”这样的话,但至少他同意有着完善的工厂管理制度,奖惩适度而又公正,这是办好一个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