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9章 一时瑜亮(2/3)

势,而是因为她的实力。

理所当然。

《印度之旅》在美.国的反响也不错,喜欢看文艺片的观众们,看得也是津津有味。

2个月左右时间过去了,如今差不多是下映进入长线放映的时候,《印度之旅》在北美的票房也达到了4000多万美金,全球总票房超过了2亿美金。

只不过,因为大卫里恩花费的费用太多,这个成绩也只是保本而已,更多的盈利,还是要看在录像带和电视播放权上面。

可大卫里恩显然不在意这些,他更在意的还是自己的收山之作的成绩,奖项成绩。

如果没有太大的意外,《印度之旅》获得七八个提名,完全都不是问题。

要是没有太逆天的电影出现,大卫里恩觉得,自己或许能得第三次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奖项。

拍摄电影这么多年了,大卫里恩得到的各种奖项不计其数,可以称作为得奖最多的那批人之一了。

但最后的这么一个收山之作,大卫里恩还是想要有一个完美的收官,能让自己再得一次奥斯卡。

然而,大卫里恩却并没有什么把握。

因为他早就知道,在《印度之旅》过后,那部殷俊策划已久,宣传了很久的电影——《钢琴家》,就会接着上映,也是直指奥斯卡最佳导演。

比起自己已经得到两次奥斯卡最佳导演,殷俊这个才华横溢的天才少年,已经连续两次提名,却两次都名落孙山了。

要是换成了大卫里恩,他觉得自己也肯定会不服气,还会继续奋斗。

只不过,殷俊的这么再接再厉,却和大卫里恩不自觉的打起了擂台。

大卫里恩当然不会怨恨殷俊,也不会想要中伤打压殷俊,以便自己能顺利得到奥斯卡最佳导演。

并不是说大卫里恩怕了殷俊的好莱坞第一大亨的身份,在大卫里恩的江湖地位来说,以他已经拍最后一部收山之作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好怕的。

而是大卫里恩早已经经历了人生的各种酸甜苦辣,对于这种正当的竞争,不但没有不爽,还非常的欢迎。

面对着这个早已有着奥斯卡最佳导演级别能力的年轻天才,大卫里恩向来都是推崇有加。

赢了,肯定是欢喜。

失败了,当然也不会遗憾。

因为如果殷俊赢了,那肯定是实力足够。

其实殷俊前面的两部作品,无论是《肖申克的救赎》还是《雨人》,在大卫里恩看来,都绝对是经典。

尤其是《肖申克的救赎》,那绝对是一百年之后再看起来,都会让人热泪盈眶的超级精品。

之所以没有把最佳导演奖给殷俊,恐怕最大的原因在于殷俊的年龄吧!

拍《肖申克的救赎》的时候,殷俊才20岁。

奥斯卡接近七八十年的历史上,哪有20岁就得到最佳导演的?连20岁的最佳男主角都没有!

可是殷俊并没有气馁,在《肖申克的救赎》后面,又拍了《雨人》这样具有人文关怀的电影,接下来又有了这部《钢琴家》。

大卫里恩专门看过了小说,然后再去看了11月初上映的《钢琴家》。

一看之下,大卫里恩立刻就喜欢上了这部电影。

它表现出来的,不但是对于战争的反思,对于苦难生活的控诉,对于生与死之间的挣扎,还有更多更多,需要人们细细的品味,才能想得到的东西。

大卫里恩很难想象,这个今年才22岁的年轻人,怎么可能有如此老辣的拍摄和表现手法。

不但没有一丝的浮躁,还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

让人在不断的绝望和痛苦中,却又能看到那一丝希望。

这样的电影,才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