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2章 电视剧的春天(第三更)(2/3)

高?

沪海和粤东的方言,就要复杂许多了,不看字幕,很多人根本就听不懂。

听不懂就意味着笑料没办法第一时间得到响应,这让人怎么嗨起来?

就比如香江电影一样,为什么星爷的御用配音少不了?

不就是因为只有听着他的普通话,才能让大家开怀大笑吗?

那些所谓的喜欢看原音的,不是粤东人就是喜欢装比的——看电影听笑话,自然是最熟悉的语言,才最能引发共鸣!

如今是1984年,其实在前世的时候,去年《沪海滩》就在沪海电视台播出了。

但这一世因为很多缘故,《沪海滩》并没有如常的登陆内地。

可历史的大势是不可阻挡的。

人们喜欢更多更丰富的文化营养,自然也就越来越渴望有精致的电视剧来丰富他们的夜间娱乐生活。

于是,许多省.级的电视台,就动了心思,和香江这边商量购买电视剧版权,用自己省内的电视台,只播给本省人看。

这样不是全国范围的,影响自然要小一些,审核起来也没有那么的严格。

这两年香江和华京的关系虽然紧张,可对于电视剧制作这一块儿的香江的三大电视台,尤其是麒麟卫视,绝对的超级铁杆。

现在他们的电视剧想要进来,省.级电视台又想引进,双方都你情我愿的事情,上面自然不好阻拦。

这个口子,就这么的在新年的时候,松了出来。

第一个打开这个口子的,自然就是最为开.放的粤东。

粤东的文化本来就是香江文化的发源地,香江的60%的人口,都是从粤东过去的。

所以粤东人对香江的电视剧是最没有文化语言障碍的,他们都能懂。

前世要不是香江电影做了蠢事儿,最后没能打通粤东的上映渠道,他们都不会死得那么惨——多了一个1亿人的市场,相当于一个国家了,你说香江电影的前途有多广阔?

可人家香江人看不起当时的粤东,哪怕粤东是当时全国最富裕的身份,人家也看不起,总觉得他们的最大市场是日韩、宝岛和新加坡,而这些地方和内地那时候都不怎么对付,所以他们就义无反顾的要保那边的市场,最后自然那是去全部的凉凉。

但在电视剧方面,无线和亚视的电视剧,是一直都卖到内地来的,特别是粤东,那是原版引进,很是为他们挣了不少钱。

连带着许多粤东的广告商都喜欢在无线打广告,让粤东的观众们能看到——那位碧桂园的老板,就是这样的个中好手,每年都花天价在无线打广告,最后还差点把无线给买下来。

这也是为什么无线最后还活得那么滋润的原因之一。

听说了粤东电视台和麒麟卫视接触,殷俊立刻就让梁书怡跟无线总经理方怡华、亚视总经理黄夕照联系,三家一起跟粤东电视台谈判。

这就是殷俊一定要带着两个电视台来增加影响力了。

方怡华和黄夕照都是电视行业的佼佼者,放在40年之后,他们同样是吊打那些卫视老总的精英人士,所以他们也看到了其中的各种商机。

虽然现在不一定能把这些商机折现,但是等到三五年、十来年之后,那时候的利益可就很可观了。

所以他们四家人谈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是谈妥了粤东电视台引进10部三家电视台的电视剧。

包括《楚留香》、《网中人》、《沪海滩》、《猎鹰》、《万水千山总是情》、《大地惊雷》等经典电视剧,都被引入了粤东电视台播放。

价格还是很便宜的。

一集电视剧价格是1万港币,粤东和香江做生意的地方多了去了,这点港币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