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象形之力(2/2)

军作战时用的阵法。伏地阵又名卧虎阵,每遇敌人来追时,退却到水穷山阻的地方,由统将发令,忽地一面大旗仆倒,千旗齐仆到,瞬息万人几千人都贴伏在地上,寂不闻声,积蓄士气。敌军追到,看不见一个太平军,正在诧异徘徊,疑神疑鬼的时候,太平军一声号令,忽地一面大旗扬起,千旗齐起,万人几千人风涌潮奔,呼声雷吼,转面急趋,向敌猛扑,转胜为败。太平军曾在长沙、南昌、武昌等地屡用这一个阵法大败清军。而个人认为,这一战阵也特别适合冷热兵器交杂的时代进行正面作战。因为伏地可以减少正面投影,减少敌人远程火器的杀伤。

10螃蟹阵

太平军作战时三队并列的战斗队形。左右两翼人众,中路人较少,形似螃蟹状,故名。战斗中,能根据敌军队形,灵活变成左右两队或四队、五队。中路小队应战,两翼大队包抄,是太平军常用的克敌致胜战法。另有记载说,太平军常用两翼钳形合围战法,名为蟹鳌阵,战法与螃蟹阵类似,或为其异名。

11偃月阵

古代阵法,全军呈弧形配置,形如弯月,是一种非对称的阵形,大将本阵通常位于月牙内凹的底部。作战时注重攻击侧翼,以厚实的月轮抵挡敌军,月牙内凹处看似薄弱,却包藏凶险,大将本阵应有较强的战力,兵强将勇者适用,也适用于某些不对称的地形。

12一字长蛇阵

全阵分阵头、阵尾、阵胆(中央无极土)三部分。阵形变幻之时,真假虚实并用。

长蛇阵是根据蛇的习性推演而来,长蛇阵共有三种变化。

一、击蛇首,尾动,卷;

二、击蛇尾,首动,咬;

三、蛇身横撞,首尾至,绞!

由此三种变化,长蛇阵运转,犹如巨蟒出击,攻击凌厉!两翼骑兵(古代机动能力强的兵种)的机动能力最为重要,所以要破除长蛇阵,最好的方法就是限制两翼机动能力,以使其首尾不能相顾。所以,最佳的方法就是:揪其首,夹其尾,斩其腰!详细方法就是在我方步兵阵群中设置陷阱,以两个步兵方阵协作阻止对手两翼骑兵运动(未完待续。)ݧ镀Ѐ@ȁ悦来客栈ܢ***6426;ѦTȁ最ِp节rЀٖ॔Ԕ࠹阅。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