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我盼着她肚子大呢(2/3)

生。

澹台明月这次回水泉,不但要采访抱朴斋开业和抱朴斋秋拍会,还要去五龙峪采访。因此,省领导走后,把采访的新闻资料和稿子通过水泉有线电视台的光缆网传回省台后,澹台明月带着两个新闻记者,跟着去五龙峪旅游采风的书画家们一起去了五龙峪。

这下,陈观梦寐以求的增加五龙峪旅游景区文化内涵的愿望算是实现了一部分,画家、书法家们在醉心于五龙峪美景的同时,留下了墨宝和画作,有些是免费赠送的,有些是半卖半送的,象关山月、刘文西这些名家作品,陈观让俞白教授、林凡参照秋拍会价钱,和他们议价,全部收购珍藏,把陈家书坊的另外三栋原本计划办成雕版印刷博物馆的小楼,全部辟成了当代名家书画作品展览馆,收藏这些当代书画名家的作品,给五龙峪景区又增添了一个文化旅游景点。

澹台明月这是第二次到五龙峪来,而且是以陈观未婚妻的身份来的,把陈学智、郑玉莲两口子喜的啊,嘴都合不住,见人都是笑,幸福得都有点晕晕乎乎了。

郑玉莲好像从没有见过儿媳妇一样,一天到晚都跟在澹台明月的身后。澹台明月去采访,她就傻傻地跟在身后看;澹台明月陪着朋友们在五龙峪景区游玩,她也跟在身后闲转悠,还给没过门的儿媳妇当起了导游;澹台明月吃饭的时候,郑玉莲都不让别人动手,自己给澹台明月拿筷子拿碗盛饭添菜。就这还不算,郑玉莲非得让澹台明月住进自家在新村的家里,把钥匙都给了澹台明月一把,硬是没让澹台明月去住五龙峪宾馆。

五龙山人热情厚道,民风淳朴。谁家有喜事儿了,乡亲们都是要来看一看、帮把手、道声喜的。老陈家未过门的儿媳妇上门了,这是满五龙山的大喜事,乡亲们自然是要来老陈家看看的。

结果,澹台明月在五龙峪的几天,老陈家就象过大喜事一样,天天都有四村八乡的乡亲们提着鸡蛋、带着山珍来看望,郑玉莲连饭都不用做了,李福来的新媳妇秀芹挑头,村里几个干净利索的姑娘、媳妇在陈学智家做饭,款待乡亲们。

浓浓的乡情、亲情,让美丽的澹台明月都深深地陶醉了,一双眼睛秋波流转,俏脸上红晕不退,看得乡亲们直说老陈家的儿媳妇是天仙!

随同澹台明月来五龙峪采访的两个省台记者,这才知道澹台明月的婆家在五龙峪,澹台明月这是回家了!

两个省台记者这次算是有福了,五龙峪人在热情款待自己的未过门的儿媳妇的同时,把两个记者当成了澹台明月的娘家人看待了。吃饭时让他们坐上位,采访时有人替着背摄像机、扛三脚架,游览时有人免费导游,每天晚上还有人陪着看演出。

两个新闻记者都是年轻人,爱热闹,打着替澹台明月把关的招牌,跟着澹台明月去了陈家书坊、去了新村的陈家新家,正儿八经地当起了客人。

澹台明月呢,因为和陈观早就确定了关心,心里早已非君不嫁了,倒也落落大方,向两个新闻记者介绍陈学智和郑玉莲时,说是她的叔叔、阿姨,是她未婚夫陈观的父母。

这样以来,陈学智、郑玉莲两口子更高兴了,向乡亲们说起澹台明月的时候,都不叫名字了,直接说的就是媳妇长、媳妇短,俨然以公婆自居了。

可惜,澹台明月在五龙峪停留的时间太短,仅仅停留了三天,澹台明月就领着两个新闻记者走了。

陈观没有陪澹台明月回五龙峪。

因为不想暴露自己和抱朴斋的关系,陈观没有参加抱朴斋的宴请。他在水泉多呆了两天,等沈书记、于市长有时间了,陈观去向领导们汇报了去京城争取公路建设资金的情况,然后又去市黄金局查看了矿山整顿的文件,复印了一套拿上,这才返回明水,在县城和澹台明月会合。

陈学智和郑玉莲两口子跟着澹台明月回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