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会馆遭贼 【4000字二合一大章】(2/4)

的作文方式。

按照谢慎的建议,唐寅根据四书五经的内容列出十个大类,七十个小类,每个小类又有五个角度。一天写上三个角度,不到半年下来也写了三百多篇文章。

唐寅把三百多篇文章收集在一起装在一个大箱子里一路从苏州背到了京师。

在船上看,在车上看,到了会馆依然在看。

神奇的事情生了,虽然这些文章都是他唐寅亲手所作,但每一次看都会有不同的理解。

最让唐寅感到惊奇的是,他竟然看到一篇文章会自然而然的想到其他与之相关的文章,并且能够随意化用,也许这就是谢慎口中的“融会贯通”吧。

现在距离会试只有十几天,再作新的文章没有必要了,看看以前作过的时文串一串也是不错的选择。

唐寅思定好后便走到木箱前,准备按照之前的方式用时文以点带面把四书五经传一遍。

但当他打开木箱时直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木箱中已经空空如也,原本厚厚的一沓纸已经一张不剩!

嘶,这会馆之内竟然遭贼了!

如果丢的是财物,唐寅反而不会很着急。但这丢的可是他近一年来的心血。

这些文章他从未在人前拿出来过,故而根本没有人知道是他唐寅所做。

那偷盗之人若是将其背下来占作己用唐寅是没有任何办法的。

虽然不太可能出现原题,但出现立意相近的还是很有可能的。

潜入会馆之章除了读书人,唐寅想不出还有谁。

想不到这同乡同科竟然会有如此斯文败类,为了功名连脸面都不要了。

唐寅气的牙齿直颤,恨不得现在就去报官。但冷静下来后他也知道报官不是最好的选择。

报官后县令或者知府肯定会问他丢了何物,他难道说一箱文章?怕是会被差役直接架出来。

那该怎么办?这些文章他当然都记得,可偷窃之人必定也会尽全力背诵。到时会试上那人若把这些背来的文章化用一二,他唐寅不得亏死了?说不准还会出现雷同的文章,到时一番比对他还得平白成为被怀疑的对象。

毕竟,他是个有“前科”的,虽然皇帝陛下已经证明了他的清白,但那些负责会试的人不一定会这么认为,除了主考官谢慎。

但唐寅不能把谢慎架到火上烤,这件事他一定要靠自己来解决!

......

......

苏州会馆内遭了贼,这种事情要是闹到官府去对苏州士子的风评肯定会有影响。而且这样做对唐寅未必就有好处。不到万不得已,唐寅还是不想这么做的。

那么便需要跟会馆的馆长谈一谈了。

会馆的馆长姓贾名和,字晖宁,苏州府长洲县人。

此人今年五十有二,虽有举人功名但终身不仕。

这倒不是举人捞不到官做,虽然举人比不了进士那样的香饽饽考中即授官。但这么多年下来候补个官缺却也不是什么难事。

事实上是贾和自己不愿意做官。他当初参加科举就是被家族逼的,生性冲淡的他喜欢寄情山水,与三五好友吟诗作赋。

中举后他便没有参加来年的大比,也没有选择去吏部候补官缺。

但人总是要生活的。

贾和的叛逆导致和家族彻底决裂,家族也拒绝再供养这个不肖子弟。

贾和失去了经济来源,一下子从无忧无虑的大族子弟变成了生活窘迫的穷苦书生。

除了举人老爷这个名头外,他一无所有。

如果说他还只是个秀才,还能靠代人写书信对联谋口饭吃。可现在他是举人,是士绅,这样的事情若是做出来恐怕颜面就丢尽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