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巡抚按临(2/2)

谢慎很是痛心啊

谢慎暗自腹诽,这诗文一共就那么多,用完了可就没了。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好诗自然也要用在关键的场合。虽然谢慎不至于管孔教谕讨要版权费,但细细想来,除了名望这首诗确实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实质性的东西。

虽然谢慎现在不缺钱,但谁也不会嫌钱多不是余姚米贵,居大不易啊!

“裴某也有一个不成器的外甥在余姚三味书院进学,上次他来绍兴府在我耳旁念叨了几句,裴某便记下了这首诗。想不到竟然能在此处遇到作诗之人,真是天意啊!”

谢慎心中苦笑一声,看不出来这裴千户还挺文雅,竟然喜欢读诗

他还以为千户百户都是喊打喊杀的粗人呢。

“裴千户言中了,小子不过随口吟诵几句,登不得大雅之堂。”

稍顿了顿,谢慎继续说道:“何况诗词都是末道,时文才是正途。对那诗词小子不过是闲来无事作上一首调节心情罢了。”

对于谢慎的谦虚,裴千户似乎并没有感到很意外。这些文人都是一个样,明明心里已经乐开了花,还偏要表现出宠辱不惊的样子,为的便是一个名声。

裴千户也不说破,淡淡道:“谢公子既然来了绍兴,有用得着裴某的地方尽管开口,裴某一定尽力相助。只是今日恐怕得请谢公子稍稍相让了。”

谢慎皱起眉问道:“不知今日是哪个大人物驾临,竟然如此兴师动众。”

裴千户叹息一声道:“实不相瞒,今日是浙江巡抚刘大人按临,姚知府下令全城戒严,裴某身负督护重任,不敢掉以轻心。”

严格的来讲,明朝地方官系统中最高的是三司,分为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其中布政使是总管一省财政大权的,是地方名义上的最高长官。但这一制度自宣德之后有了改变,总督、巡抚的设置使得三司尤其是布政使的地位急转直下,在有的地方布政使甚至没有什么说话的权利。但这并不是说总督、巡抚完全代替了布政使的位置,实际上督抚在明代早期是临时设置的,并不是常设官员。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