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1/2)

那书吏官见小谢阁老面有愁容,十分小心的问道:“小阁老,这有一封南京御史陆昆和同僚联名上的奏疏,您要不要看看”

谢慎愣了愣道:“南京御史陆昆”

谢慎对这个人完全没有印象。南京对于大明官员来说就是养老之地,想必这个陆昆也是郁郁不得志吧。

“拿来看看吧。”

照理说官员递到内阁的奏疏怎么也不该由他来阅览,但谢迁和李东阳不在内阁,谢慎这个第三大学士也只能硬着头皮办公了。

他展开奏疏来看,起初还面色如常,但越看越惊,及至最后便索性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

“自古宦竖欲擅主权,必先蛊其心志。如秦之赵高等。陛下即位以来,宠信阉寺,颠复典刑。太监马永成、魏彬、刘汉、傅兴、罗祥、谷大用辈,共为蒙蔽,日事宴游,上干天和,灾祲数告,廷臣屡谏,未蒙省纳。若辈必谓宫中行乐、何关治乱,此正奸人蒙君故术。陛下广殿细旃,岂知小民穷檐蔀屋风雨不庇锦衣玉食,岂知小民祁寒暑雨冻馁不堪驰骋宴乐,岂知小民疾首蹙额赴诉无路近来夏秋亢旱,江南米价翔贵,京城盗贼横行,可纵情恣欲,不一顾念吗伏望侧身修行,贼永成辈以绝乱源,委任大臣,务学亲政以还至治。”

整篇奏疏读下来,归结成一句话就是陛下你不要再宠幸八虎这样的奸佞了,不然就真是一个一无是处的无道昏君。

这样的奏疏当然极具杀伤力。

如果谢慎把这封联名奏疏呈递到正德御前,以朱厚照的性子必定气的跳脚骂娘,很可能直接命锦衣卫去按照名单抓人,全部押解进京投入诏狱。

谢慎不由得感慨,这些忠贞之士也太不懂政治了。

政治哪有这样直来直往的,要是什么事情靠头硬就能解决,还要那么多谋士作甚

正德当然要劝,但不是这么个劝法。照着这么个法子正德皇帝还不得炸毛了。

他想先把奏疏压下来,等李东阳和谢迁回来再作商议。

正自想着另有一书吏来报说户部尚书韩文来到内阁外了。

谢慎着实骇了一跳,急忙道:“这是为何”

书吏连连摇头:“小的也不知道,阁老还是去见一见吧。”

多事之秋,多事之秋

谢慎心中感慨道。

李东阳和谢迁关键时刻一个都不在,叫他谢慎来独撑场子吗

虽然心中满是抱怨,但人谢慎还是得见的。

照理说外臣是不会来内阁这种禁地的,看来韩文这次是有要事啊。

一出廊署,便看到韩尚书那张忧郁的脸。

不论何时何刻,韩尚书脸上都会满是愁云。

仿佛不如此,就无法表达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

而情怀这个东西不表现出来是不值钱的

“韩部堂,许久未见啊”

谢慎笑着迎了过去。

“小阁老,您可得帮帮天下百姓啊。”

韩尚书却是直接扑向谢慎,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谢慎着实被吓了一跳,连忙道:“韩部堂何出此言”

他心道为啥大明文官就喜欢哭呢没事就是哭闹一番,这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套路看多了就腻了啊。

但韩尚书显然没有觉悟,兀自表演着。

“陛下宠幸奸佞,日日辍朝。长此以往大明江山危矣。”

谢慎那个瀑布汗啊。

他心道您老人家还真是什么都敢说,这话要是让正德皇帝听到了,还不得叫锦衣卫把您老人家的腿打断。

“韩部堂有话不妨直言。”

谢慎也懒得跟韩文继续绕圈子,遂开门见山道。

韩文擦了擦眼角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