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余姚三杰(1/2)

这也太悲剧了吧。谢慎虽然不指望靠走徐贯后门上位,但有个工部尚书的丈人还是对仕途有些帮助的。

现在徐贯染了风疾,口不能言,也就是说谢慎彻底没了依靠

谢慎不认为以大明朝的医疗水平能够把徐贯的风疾治好,毕竟中风在后世都不算是一个可以完全控制的病。也就是说,多半徐贯的政治寿命要提前结束了。

这对谢慎来说无疑是一个坏消息。不过事情也得从两面看,比如也许因为这次风疾徐贯因祸得福多活了两年呢

少年的穿越也许会引发蝴蝶效应,既然徐贯没能像历史上那样在弘治九年做到工部尚书,那么弘治十五年他也有可能不会逝世吧

芊芊现在显然是最为忧心的人,这也是人之常情。

谢慎深吸了一口气道:“徐小姐要不要回一次松江府”

徐芊芊摇了摇头道:“爹爹不准我回松江,叫我好好在京师待着。”

呃听到这里,谢慎颇是尴尬。

看来徐贯还没有到神志不清的地步,至少可以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嘱托闺女不要在京师与松江之间奔波。

徐贯在历史上的名声很好,属于典型的工作狂。

弘治皇帝之所以选择徐贯来治理苏松水患,也是因为徐贯工作认真负责。

朝堂之上混日子的不少,像徐贯这样的臣子楷模实在难得。

不过工作狂也有一个问题,虽然领导高兴了,但身体却累垮了。

俗话说的好,工作是大家的,身体是自己的。徐贯却恰恰反了过来,真不知道谢慎是该高兴还是无奈。

安慰了芊芊一番,谢慎便回到屋中休息。

只要徐贯没有大碍就好,风疾也不是不治之症,唐高宗李治不就是著名的风疾患者吗虽然生活质量是有一些下降,但照样活了很久嘛。

只要徐老爷子其他身体机能不出现大幅度下降,就不需要太过悲观。

时光飞逝,转眼间就到了放榜的日子。

两畿十三省的举人纷纷赶到贡院外看榜。

县府院、乡会殿,六级考试中乡试最难,但会试却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为一旦会试得中便确保了一个进士名额,从此就将走向人生巅峰。

谢慎和小书童好不容易挤开了一条小路,勉强能够看到红榜上的墨字。

会试录榜第一名朱希周、第二名王瓒、第三名陈澜

前三名望去,并没有谢慎的名字。

虽然心中早有预料,但谢慎还是略略有些失望的。

连中六元是无数读书人的梦想,谢慎自然也不例外。但两京十三省的天才实在太多,要想在会试上位列前三谈何容易。

谢慎接着向下看去,第四名顾潜、第五名严经、第六名

谢慎

第六名这个成绩也算不错了,至少证明谢慎这两年来的努力没有白费。

而一起候榜的王守文、谢丕仍自焦躁的在榜单上寻找自己的名字。

前一百没有,前两百也没有

“中了,中了”

王守文猛然间在密密麻麻的名字中间看到了自己的名字,狂喜的挥舞着手臂。

“第二百二十七名,中了,我中了”

谢丕皱了皱眉。

他的名次是二百四十五名。

从县试开始,他的成绩一直都是压制王守文的,但这次会试他竟然被王守文反超,面上有些挂将不住。

好在谢慎拍了拍谢丕的肩膀安慰道:“不要紧,还有殿试呢,最后进士的名次是由殿试确定。丕贤弟你底子好,殿试一定能够发挥好的。”

这话怎么听怎么舒服,谢慎既没有得罪王守文,又给谢丕打了气,有让人如沐春风的感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