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双山一夜(2/6)

十五分钟后,吴顺林回来了,脸上带着歉意:“我专门又去找俺书记问了问,局长真是回老家了。”

柳侠说:“今天不是星期五吗?罗局长怎么会今天回去?”

吴顺林说:“他昨天走之前在大门口碰见俺书记,说他早上起来心里头就觉得不舒服,老觉得家里头他老母亲有事,一天心里都不安稳,不回家看看不放心,你知道,俺局长是个大孝子。”

这个,柳侠确实知道。

当初规划局那个合同是柳侠来签的,签完他请罗喜平和规划局几个相关人员吃了一顿饭,酒席上,罗喜平喝的有点高,他听易春水提到过几句柳侠的经历,知道柳侠也是农村人,山里的,也是考上大学才有了个商品粮户口时,那天,罗喜平就絮絮叨叨跟柳侠说起了自己的经历。

罗喜平家是在双山县最偏远贫穷的大山里,他和妹妹能考上中等师范学校,成为城里人,是因为他们有一个特别要强的母亲。

罗家妈妈是文盲,三十多岁丈夫去世,自己艰难地拉扯着四个孩子,肚子都吃不饱,却在罗喜平和妹妹能帮家里干点活的年龄,把他们送到出嫁到县城附近村子的姑姑家里,让他们去读书识字。

这一段经历,和关二平、关淑萍兄妹几乎一模一样,不一样的是关二平和关淑萍一个根本就没有考大学的机会,一个折戟在高不可攀的高考录取分数下,而罗喜平和妹妹在顶着重重压力分别复习了四年和三年后,鱼跃龙门地进了邻居清山县的师范学校。

罗喜平先一年毕业,回到双山县当了一名初中教师,五年后凭借一手好文章,被借调到政府办公室,然后是正式调入,再然后是下去局直单位当领导。

罗家妹妹上师范期间,遇到一个去清山县探亲的界山县年轻人,两个人一见钟情,毕业后嫁到了界山县,罗妹妹的丈夫现在是易春水家的邻居。

和当年的柳侠、柳凌、柳海一样,罗喜平的经历在他的出生地是一个人人都耳熟能详的励志故事,他们一样的还有对家人的留恋和关爱。

罗喜平比柳川还大一岁,这么多年,除了天气和其他不可控原因,他周末和节假日一定会回老家守着母亲和大哥一家。

柳侠心里再着急上火,人家惦记自己年迈的母亲,他也没什么话说。

他只能试探着问吴顺林:“我这钱罗局长当着咱们两个的面确认过好几次了,你不能直接给我吗?”

吴顺林为难地摇头:“这真的不行,现在的财务制度特别严,上级要求单位哪怕花一分钱也必须一把手签字,这是为了防止出现问题后互相推卸责任。

你这个,要是几百、几千块,我冒个险,回来大不了让局长说两句,你这好几十万啊,按要求,我必须和你一起让局长当面确认签字才行,局长打电话交待都不合规定的。”

吴顺林说的都是大实话,柳侠也没有难为下边人的习惯,他谢绝了吴顺林中午一起吃饭的邀请,只让他如果发现罗喜平回来,第一时间通知自己,就告辞出来了。

站在街边,看着苍白的太阳发了一会儿呆,他忽然想起自己昨天忘记买食用油了。

拨打卜鸣的电话,想问问他们现在的具体作业地点,系统提示他要找的人不在服务区。

柳侠开车找到一家粮油店,买了一壶十斤装的花生油,问了一下店老板去老爷庙乡怎么走,出来后调转车头,开上了去老爷庙乡的路。

罗喜平要三天后才回来,这三天他也来不及赶去中南省把事情办完,回荣泽也不划算,路上一趟七个多小时呢,所以他决定留下,自己带人干三天活,让卜工休息休息。

老爷子杖乡之年还要整天在深山老林里作业,虽然他付出了相应的丰厚薪酬,让他近在咫尺袖手看着老爷子劳作,他也做不到心安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