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金砖铺棺(1/2)

听到“硬货龙”三个字,我立马来了精神头儿,就知道这大将军墓气势不凡,雕梁画柱,还用毒颅尸莲给自己守墓,狗棚子里决计不会连像样的随葬品都没有。

在等级森严的皇权时代,地位极其明朗!有身份有地位的皇亲国戚死了,讲排场和门第,想装穷只怕都不允许!你装穷省钱,那不是提倡节俭,而是丢皇家脸面。不说也想定东陵和裕陵一样,狗棚子里满当当价值连城的生坑货,也得是金砖铺棺,果不其然就发现了硬货龙!

蹲下身子扒开碎棺木片儿,趁着师叔郭三才手里的不夜,金灿灿的硬货龙!果然是金砖铺棺,顿时满心欢喜用将军剑拨开碎棺木片儿,整整齐齐排列有序。

师叔郭三才也是满脸兴奋!移近手里的不夜,照着细细察看对我说:“刘枭师侄……这硬货龙上怎么还……还刻着画呢。”

我被师叔郭三才提醒,凑近些,果然一块块排列有序的金砖上,刻着一些图画,不免好奇心大作!从师叔手里拿过不夜,照着看了一遍,像是一副胡汉车马出战图。一辆车马上坐着一位威风凛凛的大将军,手持一柄长剑,像是在指挥战斗,前面是一名车夫,给将军驾车。身后都是手持戈矛的兵士,看样子是在冲锋陷阵,为国家边塞安定跟匈奴人作战……结合上面一层雕梁画柱,此幅胡汉车马出战图应该是记录墓主人生前的战功卓著,类似墓志铭……只是这墓主人别出心裁,用图画雕刻方式把自己丰功伟绩告诉后人……看到这里不禁心里暗暗庆幸,刚刚将军僵算是高抬贵手,万一他跳出狗棚子后,像地痞流氓一样跟我拼命,我这会儿只怕早就反圣成了土垫子了。

试想一位指挥万人的大将军,驰骋疆场跟彪悍的匈奴人作战,必定极为英雄,不说跟名将李广、卫青、霍去病一样,也是武艺超群,剑法精湛!要不然也不会把一柄黄金柄的剑当做随葬品,跟自己为伴。

把名剑当做随葬品,是有前车之鉴的事情。远的不说,就拿半年前在裕陵,乾隆爷狗棚子里就发现了莫邪剑,显然这位驰骋疆场的大将军,也跟那位风流皇帝乾隆爷有同样嗜好,不过倒是都便宜了我这个盗墓贼!

陡然间,我如梦初醒般想到大半年前。搬山道人张藏凤在摸取了慈禧老妖婆金棺里的所有珍宝之后,没有发现京城散居的老太监口述中所说的十八颗珍珠手串,于是他根据自己多年摸金经验,就命令士兵翻开金棺,从金棺下的金眼吉井里又摸出了不少珍宝!……像什么一串无价之宝十八颗珍珠手串、金枣花扁镯、绿玉福寿三多佩、白玉灵芝天然小如意、金镶万寿执壶、两件金镶竹石无疆执壶。此外还有金佛、玉佛、玉寿星等,足足装了满满一箱子,虽说没有落到我手里一件,可是能看一眼都感觉不枉此生。

眼下我就把张藏凤摸金井一事跟师叔郭三才说了。此话一出,他也说了洹洛帮挖宝人赵阎王也曾有过摸金井的经历,当下我们叔侄忙不迭搬开一块块七八两有余的金砖,想找出这大将军墓下的金眼吉井,可是尽管他可能是皇亲国戚,但是扒开金砖铺棺并没有找到类似慈禧定东陵那样的金井,摸金井是没指望了。

师叔郭三才见我有些失望,就拿起一块金砖对我说:“刘枭师侄这可是硬货龙!一块硬货龙就能出码不少大洋,别像赵阎王一样,每次倒斗后都骂挺尸小气鬼,不肯往狗棚子里多放硬货龙。”

我只是羡慕张藏凤摸金井,摸出一箱子珍宝!件件价值连城,都是好东西!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跟张藏凤比是没金井摸,但是从师叔郭三才嘴里,我这次比盗墓圈老滑头赵阎王可幸运不少,上下两具狗棚子里的硬货龙加起来,比我都重……还有这把金柄的将军剑,拿给黑狗爷出码,少说也能出码好几百大头洋吧。

美中不足的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