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章 天启的决断(2/3)

乐之后,内阁和文官团体强势崛起之后,就再也不存在了,而在土木堡之变,勋贵团体集体覆灭之后,状态愈甚了。也就是说,在内阁开端强势崛起之后,实在就是文臣在利用内阁和和天子争取权利,成果就是,文臣话语权越来越强,天子的话语权越来越弱,最后到了这几十年,再出了于谦张居正几个精彩的强臣之后,天子几乎就没了话语权。你还乾纲独断?你连放个屁,都得内阁准许。

也正是如此,在太平年间,才出了几代实在是可有可无的了大明的天子,只要强臣把控,内阁运转正常,大明依旧旺盛发达。从这一点上看,皇权过于强势,对这个老大帝国不是一件好事。

不过,内阁掌权,就当然会涌现派系,互不服输,于是,政务上也就难免的涌现了扯皮和党争现象,为反对而反对,慢慢的成为了各党派的尽对座右铭,就似乎后是的台湾一样,终极在这种偏执的理念里,耗费了一国国力,乃至国运。

而在浊世之中,需要团结一致,做事需要雷厉风行,这样,就需要一个乾纲独断的人来,于是,在浊世,上需要一个强势的天子的,这就比如后代,一个国家每有战事,立即形成战时总统的原因,而所谓的内阁两院,就不再是决策者,而是战时幕僚。天启,正处在这个要害的时候,需要一个强势的天子,一个擅长拾遗补缺的幕僚内阁。

就在群臣患得患失之中,天启从袖子里拿出了一个手札,对着大家摇摆了一下,语气温和,布满了请教,但意思里已经是意志坚决的说:“昨天,毛帅给朕写了一封信,不是奏折,是信,这是我们君臣之间的交换。”

一个臣子的奏折,被皇上说成一封两个朋友之间的信件往来,这已经超出了臣子和君王的界限,也因此大家这次算是彻底的明确了,天启对毛文龙的倚重,毛文龙对天子影响了。

天启不等诸位大儒和师傅大臣答复,就拿着毛文龙的信,背着手,走下台阶御案,慢慢的道:“毛帅给朕讲了一个故事,实在也没有什么深意,就是重耳的故事,这让朕一夜没有安枕。”

在座大儒就更加欣慰了,一个贪恋木匠的天子,开端为国事而彻夜不眠了,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变更,这尽对可以大书特书的事情。

“诸位师傅也知道,重耳复国,实在也是杀了正统的侄子怀公,才成绩了年龄霸业,这和李倧是如此类似。”

看到大家没有回应,也实在是没法回应,在正统的儒学里,重耳是叛逆,但他取得的光辉也被儒学推重,这是一个非常抵触的,谁也说不清的事情。

“而当时面对重耳的复国,秦穆公却是出力不小,没有秦穆公的支撑,重耳根本就不能复国。”

这个典故大家都知道,而也就是由于如此,保持正统的儒生对重耳,对秦穆公都不知道该怎么评价。由于,不管是秦穆公还是重耳,固然在道义上有所欠缺,但两个人都是年龄时代,成绩最大的两个人,是非功过,实在是说不清。

“那么,现在的李倧,固然也是颠覆伯父,在道义上是说不过往的,但在现实里,对我们内忧外患的大明,却是有着实际的意义的,由于他一直保持亲明恶金。”

一个东林派的大儒就越听越不是滋味,于是站出来想要反驳。

但天启却一摆手道:“师傅想说什么朕是知道的,但朕更知道,大明的山河已经风雨飘摇,建奴已经成了我们的亲信之患,解决建奴后金,是我们大明确当务之急。而朝鲜对建奴的态度,关乎到全部战略,朝鲜对毛帅的东江镇的重要,更是关乎全部大明对后金建奴的态势。辽西关宁,让朕真的很扫兴。”然后苦楚的摇头:“建奴再进京畿的故事尽对不能再重演啦.”

此言一出,全场沉默,这是天启第一次表现了对孙师傅的抱怨,但也的确是事实。

“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