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南来信(2/3)

些土陶木刻的玩意,小泥坛子的绍酒,鹅蛋香粉胭脂膏,各色扇子珠串,并一匣子书,一匣子徽墨。杂七杂八,摆开了一厅。

李纨倒不在意这些,跟常嬷嬷两人细看装在糊了油纸的细篾篓子里的玫瑰酱瓜、虾卤瓜、清仔姜、茶油青鱼干、鳗干、竹壳风鸡……最得意的还有一大篓子土步鱼干。常嬷嬷看了笑道:“这定是如意的手笔了,计良懂不得这些。”

李纨看这一地故土之物,心里也有些许怀念之情。人生仓促,步步由不得自己,待到此时,才知道这细细密密的南方风物,何时于自己而言竟是可感怀的东西了。

不过一失神的功夫,便笑道:“将这些吃的都分上一分,许嬷嬷带些回去,庄上也有几家是跟着我过来的,尝尝南边的东西也是个意思。别的倒也罢了,这南边来的东西往出拿倒不好说出处,也不用大张旗鼓的送了,横竖都是庄上来的东西,拿不出手也正常。”

众人听了会意,只将土货分了一半并些绍酒都让许嬷嬷又带了回去。又取些小玩意让带给庄上的孩子玩去,也算知道知道根上的味道。香粉胭脂膏子之类,素云跟碧月之外,又让家里有年轻媳妇子的嬷嬷都分了些回去,李纨是用不着这些。待都收拾打点妥当,时间也不早了,许嬷嬷赶着出城,带了李纨给计良的回信便出去了。

李纨晚间便收拾了几个小菜去给贾母请安,只说是南边得来的一点子土货,给老太太就粥的。贾母一一都看过了,笑着对黛玉说:“还不赶紧谢谢你大嫂子?这些东西,我倒是有限,只怕最喜欢的是你。”

黛玉便起来笑道:“老祖宗揭了盖,我就闻着香味了,大嫂子既说是孝敬老祖宗的,我只求老祖宗疼我就是了。大嫂子那里,我且明后日与四妹妹好好过去谢上一谢的。”

贾母大笑,对李纨道:“倒是我几句话给你招了魔星了。”

李纨笑着回说:“我跟着老太太这么些日子,也长进了些儿的,早留了几份备着驱魔用。”迎春探春惜春几人都笑起来。

宝玉便对李纨道:“大嫂子可不能忘了我,我虽不敢跟姐姐妹妹们比,只嫂子稍带着想起一些也好。”

李纨便道:“这回还真有件东西,想来定是合你意的。”说着便让素云捧上一盒子来,鸳鸯上前接过了给宝玉,打开看时却是一套十二花神的瓷人,衣袂翩翩各有妙处。宝玉看了果然大喜,直冲李纨作揖。

李纨回了自己院子,便对常嬷嬷道:“今日真是嬷嬷好算计,要不还真不知拿什么应付宝玉。”

常嬷嬷道:“这宝二爷不便来奶奶院子,常见奶奶给几位姑娘们送东送西的,却都是些女儿家的玩意,又不好开口,心里只怕是念得紧。这大家公子,如宝二爷这般的倒不是不好,虽则不爱念书淘气了些,心地却善的紧。只是这不知世事的一味子心善,却难免被奴才欺了去。别的不说,我几回看见那群小厮们从他身上摸些玩意,那香囊荷包小玉坠儿的,也不知散出多少去了。”

李纨笑道:“这宝玉真是不在意这些的,若是他林妹妹的针线,只怕他知道好好收着,其他的一概不放心上。”

素云替李纨上了茶,接口道:“横竖他屋里人也多,来得及。”

常嬷嬷给了她一下,道:“这蹄子如今也越发坏了。刚来的时候跟只兔儿似的,一点风吹草动就眼珠子直转,现在这小话递的。”

李纨便道:“都是我纵的她们。”

常嬷嬷笑得眯眯眼,道:“她们心里清楚的很,奶奶看他们可与别的屋的大丫鬟小丫头的有什么话说?一出了院子门就都成葫芦了。平日里也不见你们串个门的?”这话却是问素云碧月了。

素云道:“我们都是后来的,跟谁也不熟,再来咱们院子里人本就不多,谁得空到处跑呢。又清静惯了,看宝玉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