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杨玄感造反 一(2/3)

团,更不会有资格做皇帝,他杨广如果没有他根本不配当太子,更不可能即位,到最后被杨广用奸计和毒药害死。而那些墙头草们还落井下石,父亲一死,明里对他言语恭敬,实际上都已经知道了杨广的心意,对他暗中排挤,不然他也不会年纪轻轻的就以为父亲守孝为名辞去官职,赋闲在家。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尤其是他这种当过大官的人,他的心里一直恨的痒痒的。‘嗯!父亲这是在责怪我不能为他报仇,让他在阴间不安,我一定要做成这件大事。’杨玄感想了之后,马上开始了筹划。首先他让自己最小的弟弟杨积善出去联络,因为杨积善年纪最小,而且在京城世家子弟中颇有人缘,所以杨玄感派他去,这样不会引起杨广的怀疑。几天后,杨广上朝,来护儿上前奏请:

“启禀皇上,征辽事物一切安好,只是粮草筹集有些困难,现在中原府库空虚,粮草需要有江南筹措,筹集后需要有专人负责从黎阳押运辽东,请皇上派遣一位重臣坐镇黎阳,从旁调度。”

“嗯!爱卿有什么人选吗?”这时,户部尚书樊子盖出班启奏。

“皇上,臣举荐一人,原礼部尚书,上柱国,司徒、越国公杨素大人的儿子杨玄感能力出众,原先因为为父亲守孝,辞去官职,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而杨大人守孝期满,请陛下量才录用。”樊子盖说完后,来护儿也点头赞成,他们二人之后又有数名大臣出班赞成,杨广听到杨玄感的名字后,心里莫名的一紧。对于杨素他们那家人,杨广实际上是很警惕的,可如今他等级已经有八年了,而且樊子盖说的也没有错,如今正是用人之际,杨玄感的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再说杨素已经死了那么久了,他自信杨玄感也翻不起什么风浪了。想到这:

“来爱卿和樊爱卿说的有理,杨司徒公父子二人的能力朕也是有目共睹的。那就传旨杨玄感,让他坐镇黎阳,督运征辽粮草,一定要保证征辽大军的粮草供应。”杨广下旨后,立即有太监前去杨府宣旨。

“圣旨到,请杨大人接旨!”杨玄感听到后赶快迎了出来。

“啊!公公辛苦!请!”杨玄感把传旨的太监迎入了正堂,整衣跪听杨广旨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古语有云,国乱思良将,家贫思贤妻,今国家有事,须我朝文武共进退,爱卿父子皆国家栋梁之才,本当大展宏图,但奈何天不佑我大隋,老柱国病逝,爱卿为父守丧,如今丧期已满,卿当除孝报国!特命你为河南转运宣抚大使,驻扎黎阳,筹办辽东粮草事物。勿辜负朕之厚望!钦此!谢恩啊!”

“臣杨玄感领旨谢恩!”杨玄感谢恩后起身,往传旨太监的袖子里送入了一锭金元宝。太监赶紧把袖子拢住。

“哎呀!柱国大人,何必这样客气呢!”话虽然这么说,可手却像是怕金子丢了一样,拼命的抓住袖口。跟太监打交道多了,杨玄感自然知道他们的德性:

“公公客气了,如此辛苦的差事,受累了,这点心意是给弟兄们喝茶的!”说完,又有人递上一盘白银,太监身旁的侍卫赶紧接过去。

“杨大人考虑的真是周到,大人定有很多公务要忙,咱家告辞了。”

“公公慢走。公公慢走。”传旨的太监离开后,杨玄感的嘴角闪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傍晚,杨玄感在府中摆下了一桌丰盛的酒席,除了杨玄感的六个弟弟,还有来护儿的二儿子来渊和世袭的蒲山公李密。杨玄感举杯向来渊敬酒:

“来兄,若非你父亲在杨广面前为我举荐,我也不会那么快的从新出来。”

“玄感兄客气了,玄感兄天纵英才,杨广不用你是他昏庸不识人才,如今你能从新出山是你的才华显现,并非在下之功。”来渊虽然是来护儿的儿子,但来护儿有十二个儿子,在家并不受来护儿的重视,跟几个兄弟也合不来,倒与杨积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