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修文(3/4)

论,一方面是因为脸。

会读书长的帅又有前途……不止是于凤喜欢,这就是80年代的佳偶标准,用21世纪的新词来,就是男神了。

于凤前面看杨锐的表现,险些忘记了此行的目的,不过,被杨锐一提醒,她还是藏着羞涩,道:“我也有写两篇论,想请杨同学教正。”

她拿出来的,正是未能发表的两篇论。

杨锐笑笑,道:“我不擅长修改论。”

他是懒得修改。于凤长的是挺漂亮的,而且有着这个年代少有的大方,但这并不意味着杨锐就会为她浪费10个时甚至更长的时间。

大家萍水相逢,靠脸就想混一个助攻,那脸得长的非常漂亮才有机会,挺漂亮是不够水准的。

于凤明知道杨锐睁着眼睛瞎话,还得委曲求全的配合着笑两声,:“不擅长没关系,只要看看,我就很感谢了。你帮姚悦改的就挺好的。”

“你认识姚悦?”杨锐皱皱眉头。姚悦给他翻译献资料,能省他不少功夫,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现在的姚悦已经算是一名合格的实验室劳工了。国内的科研环境差,训练一名劳工也不容易,像姚悦这种水平的,锐学组的何成等人首先得数年的知识积累才能比得上。

因此,如果是姚悦的关系,杨锐确实会考虑一下。毕竟剥削了不少劳动力,总共才许了三个第二作者,还没给全,杨锐多少是有点不好意思的。

于凤不知道杨锐和姚悦的关系,却是果断抓住机会,道:“我和她挺熟的,我们一个系的,宿舍也在跟前。”

“行,把论给我吧,我有时间了就看。”杨锐着问:“试着发表过?”

“是。”

“国内期刊?”

“是。”

杨锐撇撇嘴,将之收了起来。

现在的国内期刊的标准并不高,可以,是相当低的,当然,这是与国内的科研状态相适应的。与后世的学生一样,1982年的大学生要是找不到一个牛掰的导师,正常情况下,他也只能写一个国内平均水平的章,想写高端一点的,没有实验室用也就只能想想。

就目前的状况看,国内的平均水平就是国外60年代的水平,过去十几年,国内学术界的发展乏善可陈,实验室也基本没有更新,投寄国内期刊还没有通过的论,水平可想而知。想到自己即将阅读两篇陈旧的论,杨锐的脸色也好不起来。

做科研的人,最厌烦的就是看陈旧的章,尤其是套着新鲜皮的陈旧货,最是浪费时间。

相反,审阅真正有创新的章,对审阅者本身是有帮助的,这也是为什么国内外许多学者都会给期刊做义务的审稿人,这能让他们接触到学界最新的发展,还有更丰富的思维方式。

杨锐的表情突然令于凤的自尊心受到了刺激,脸色变了再变,终究是忍了下来。

她太想论发表了,这将令她很有机会留校。

河东大学是副省级的大学,又是河东省唯一的一所大学,政治地位和学术地位明显。在河东大学留校任教也好,做行政工作也好,都是比去普通的地市政府要好的工作,总归是在平江市,若是有心仕途的话,大学里的一些显要位置也丝毫不逊色于地方。

于凤即将毕业了,要是能留在河东大学,她在校学生会期间的工作将成为起步的资本,会比到其他单位发展的都好。

不过,留校的竞争同样激烈,学校的好处大家都看到了,反而是其他的国家单位,许多学生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因此,想要留校,不光要找领导表决心,还得有拿得出的硬条件。

薛达城饶有兴趣的听着两人的对话,到杨锐收起了于凤的论,问道:“杨锐你发表过论?什么论?”

“一些生物方面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