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瞎折腾(2/4)

“可是走运河这条路,我们沿途难以补给粮草,还太远离后方了啊?”

“不走这条险路,乱党军队怎么可能相信我们是打算奔袭京城?”张之洞反问了一句,又道:“再说了,虽然走运河这条路的在沿途是很难补给粮草,但是天津有粮食,从两广运来的漕粮必须要在天津中转,天津城里肯定有不少粮食,我们只要拿下天津城,就可以获得充足的粮草补给。”

“天津城那有那么容易拿下?”曾国荃大摇其头,说道:“长毛伪王石达开五万多军队,还有火轮船船队助阵,都一直没能拿下天津城,我们步兵骑兵加在一起才勉强有万把人,那能说拿下天津城就拿下?”

“能拿下天津城当然最好,拿不下我们也有其他的办法。”张之洞想都不想就说道:“如果没希望迅速拿下天津,我们可以马上掉头向西,直取霸州,那一带城池众多人口密集,不但补充粮草比较容易,还恰好位于保定府和京城之间,北上可以直接威胁京城,西进就是官文的老巢保定府,官文那条老狐狸再奸诈再狡猾,也一定得回师来和我们交战。”

盘算了许久,又和一帮湘军老人商量了许久,为了达成调虎离山逼迫清军打野战的目的,曾国荃终于还是咬牙切齿的下定决心,恶狠狠说道:“好,就走运河这条路,直捣天津!能拿下天津当然最好,没把握就马上西进霸州!”

言罢,曾国荃还有补充了一句,道:“动作要快,我们只有二十来天的粮食,今天已经是第四天了。”

于是乎,在曾国荃和丁汝昌的率领下,由六千多步兵和三千骑兵组成的河南吴军也就开始了继续北上,沿着已经废弃的京杭大运河一路直扑天津。结果也和吴军细作此前报告的情况一样,沿途的村庄市集果然是饿殍遍野,饥民满地,吴军不但找不到半颗粮食补给军需,还得面临成千上万的饥民流民骚扰……

“军爷,行行好吧,我一家都快饿死了,给口吃的可怜可怜我们。”

“军爷,把我带上吧,不要工钱,只要给口吃的,你们叫我做什么都行。”

“军爷,买孩子吗?不要钱,一个大饼我就把女儿卖给你。”

招架不住无数快要饿死的饥民苦苦哀求,还有南皮人张之洞的跪地叩请,公认的吴军头号铁公鸡曾国荃破天荒拔毛,含着眼泪在南皮一带拿出了一些军粮赈济灾民,结果虽然换来了无数饥饿灾民的磕头哭谢,衷心拥戴,却又白白浪费了一天的口粮。

大概是被曾国荃的仁义之举感动,当吴军兵临南皮城下时,南皮县令和城中守军竟然主动打开了城门投降,然而当吴军将士欢呼着冲近南皮城里时,出现在吴军将士面前的,却是挤满了饥饿百姓的破烂街道,还有空荡如洗的县城仓库,以及好几个月都没能领到军饷粮米的士兵衙役。

“操他娘!快走!不然又得施舍粮草了!”这是吴军先锋张诗日的果断命令。

…………

与此同时,满清朝廷、官文和骆秉章当然一直都在密切注意着曾国荃军的一举一动,得知曾国荃越过德州后选择了沿运河北上后,满清朝廷当然也万分担心曾国荃会真的来打京城。好在官文及时送来急报,奏报了截获的曾国荃密信让满清朝廷宽心,表示自己已经分出一支军队回师保定预防万一,同时又建议满清朝廷加强对天津的守卫,防范吴军夺取天津就粮。

骆秉章这边的反应也差不多,除了派遣袁保恒率军北上到武定府预防万一外,又派加急快马送来奏折,指出吴军此举不过只是为了调虎离山,极力建议满清朝廷以不变应万变,不给曾国荃诡计得逞的机会。同时骆秉章也建议满清朝廷加强天津防务,不给曾国荃夺取天津就粮立足的机会——不然的话,吴军如果从海路送来援军补给,那京城可真的就是大势去矣。

虽然骆秉章和官文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