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举贤不避亲(2/4)

每一枚银元只能赚取一分半厘的银子,但数量多了,吴大人从中间赚的银子就非同小可了!”

咸丰大帝终于恍然大悟,暗骂了一句吴超越果然不安好心后,然后咸丰大帝又奇怪的问道:“文爱卿,既然铸造银元有利可图,先皇时也有人上书请求朝廷自铸银元,那先皇为什么就不准允呢?还有,你既然懂这个道理,那你为什么就没想过请朕准允户部自铸大清银元,乘机开辟一条新的财源?”

文庆苦笑了,旁边的文武百官也纷纷苦笑了,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敢告诉咸丰大帝这个问题的真正答案。最后还是到了咸丰大帝再次追问时,在反腐方面很对得起野猪皮家族的肃顺才站出来,拱手答道:“皇上,腐败不除,银元难铸!我朝有明文规定,进出藩库国库者必须穿无袖无袋的短褂,出库后还必须就地倒立一次,以防夹带盗窃银锭,但即便如此,各地藩库与国库的白银仍然失窃严重……。”

说到这,肃顺顿了一顿,又说道:“若是自铸银元,铸出来的银元无法辨别含银多少,提银出库,化银铸钱,环节增多,其中弊端也就更多,先皇大概就是出于这个考虑,才没有准许自铸大清银元。文尚书应该也是害怕这点,所以才不敢请皇上你实施此举。”

文庆默默点头,承认肃顺说出了他的心理话,文武百官也个个不吭声,还有人幸灾乐祸,知道那些喜欢把银子塞在****里偷出来的库兵老爷肯定要把肃顺恨到骨子里。咸丰大帝则是瘦脸阴沉,许久后才骂道:“这群蠹虫,朕迟早要把他们杀光杀尽!”

肃顺点点头,又突然灵机一动,很对得起吴超越的对咸丰大帝说道:“皇上,既然吴超越奏请自铸银元,自铸我大清银元又确实是利国利民之举,那么皇上何不允许吴超越在江苏暂时试行?限量铸造一些大清银元?”

“倘若吴超越贪得无厌,所铸银元质差量劣,皇上只许一道旨意就可以制止。倘若吴超越所铸银元质好量足。受到百姓欢迎,取代洋人的银元通行南北,那么皇上你同样是一道旨意就可以吴超越所建的铸钱局收归朝廷所有,岂不是就为我大清开辟了一条新的财源?”

觉得肃顺的话有道理。咸丰大帝难免有些心动,而旁边的文庆也是对事不对人,附和道:“皇上,奴才认为肃中堂的办法不错,奴才只是反对不做限制的让吴超越自铸大清银元。但并不反对让他暂时试行此事,让吴超越限量自铸,若不成迅速禁止,若成的话立即把他创建的铸银局所归国有,由朝廷直接掌握银元铸造大权,赚取利润贴补国用。”

见懂经济的文庆也附和肃顺的意见,咸丰大帝便不再犹豫,点了点头就同意让吴超越试行铸造银元,还迫不及待的幻想吴超越铸钱成功后如果出手摘桃子。而肃顺也确实言而有信,乘机向文庆问道:“文尚书。你刚才说吴超越奏请以盐代饷也可以变通考虑,那如何的变通法?”

“很简单,发免税盐票给吴超越就行。”文庆想不想就说道:“核算吴超越的团练军饷开支,按照开支多少发给吴超越相应的免税盐票,让他自行贩盐筹饷。”

“多谢指点。”肃顺一听大喜,忙又乘机对咸丰大帝说道:“皇上,奴才认为文尚书的办法也不错,发免税盐票给吴超越,既可以奖励他的屡立奇功,又可以帮助他解决军饷不足的问题。继而还可以鼓励我大清将士学习吴超越的奋勇杀敌,报效朝廷,收千金市骨之效。”

不想再从捉襟见肘的国库和内库里拿出银子奖励吴超越,咸丰大帝当然是马上点头认可。还点名让肃顺和文庆操办此事,斟酌着看给吴超越多少免税盐票,也商议了看准许吴超越自铸多少银元。

见此情景,成心想要恶心吴超越的僧格林沁和麟魁等人当然是大失所望,而对吴超越颇有好感的首席军机祁寯藻却也是眉头紧皱,暗道:“肃顺和文庆的办法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