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荣誉起始(2/3)

,也可能有意外惊喜。

其实后两种任务根本不需要领取,只要出示证明,就可以获得奖励。不过想要方便地获取斩杀证明,最好是兑换一种道具,那就是功能类似于行车记录仪的微型摄像头,这东西外形像个徽章,只要戴在衣服上就可以,同时也可以做为阵营或者战队徽记。

在门口的生物管理处将小翼领出来,傅斌出了南门后就开始飞奔,龙脊山的山脊已经被修成了一条平坦的公路,不算宽阔,但至少能完全发挥出他的速度。其实这条路上是有公共车辆的,但是不好载小翼,所以傅斌只能选择步行。

现在傅斌全力奔跑,可以达到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但要持久,却只能保持不到40公里的速度,可以坚持一个多小时。这个速度下,小翼也可以持续进行低空飞行,不用再蹦蹦跳跳地跟着傅斌了,只是还要时而盘旋一圈来延速。

路上行人不少,但由于基本没有大型车辆,运输车也是狭长形状,所以还算畅通。经过近五个小时的跑跑停停,傅斌终于穿过了大陆桥,到达了碎石岭要塞。

这座要塞相当于是龙脊山的桥头堡,不过它的防守功能主要靠地形和人数,设施很少,除了几个管理后勤的智能体,连台终端机都没有,更不要说能量穹顶、复活中心、训练室什么的。

总之,这里就是一个大型的据点,完全是由本阵营的人自发组织建设而成,大部分容纳空间都是山洞,不过与三号前沿基地不同,这里的山洞有些杂乱无章,有些相通,有些独立,显然没有什么规划。此外还有连绵的哨站和零散的简易城防,放眼望去,倒像是个野蛮人的部落。

不过这里的人很多,至少从密度上,完全超过了前沿基地,几乎是步步都能碰到人,诂计总人数在三四千左右。他们看起来都是刚经历过战斗,或者整装待发的队伍,一看到他们的样子,傅斌的一根神经也自动地绷了起来。

这个要塞没什么好呆的,看了下手机上的战区地图,上面显示出附近有十几个绿点,然后前面全部是一个个的红点,一直延伸到地图范围的极限。这些绿点和红点平均间隔十几公里,就是双方阵营用来收集和中转资源的据点。

据点的环境差不多都与这个要塞类似,只是规模都要小得多,除了流动人员外,留守的一般都不会超过两百人,而敌方阵营的据点人数更少,前线的有几十人上百人,而后面的那些据点可能只有几个人驻守,还有智能体和机器人在管理。而我方的大队人马很少去袭击这些据点,因为一旦被发现,就很容易陷入包围。

这就比较适合单打独斗和五人以下的小队伍作战,抢到资源就跑,对方为几个人发动围堵根本不明智,否则很可能牵动兵力而损失更多的据点。所以对方阵营的防守战术是流动式的,出动大小不一的巡逻狩猎队伍不断地在各个据点之间流转,以动态兵力来保护占领区。

我方暂时倒是没有这样的忧虑,因为每个据点基本上都是满员防守,哪怕是最后方的据点也有上百人常驻,让对方的小股队伍根本无机可趁,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只是在公约的保护下形成的一种平衡而已,要不然,恐怕早就连前沿基地都被人拿下了。

先驱者和四级战力大部分都在战场上,尤其在争夺区域,大部分队伍中都会有四级战力带队,所以单独的三级战力想要混水摸鱼几乎不可能,一被四级战力发现多半是连跑都跑不了,只能送人头,而探索者一般都要坐镇一方,不会轻易出现,所以这种骚扰任务基本都是四级战力去干。

一人一鸟在许多人好奇的目光中离开要塞,进入了这片山峰林立的丘陵丛林地域。与龙脊山大陆桥的对面不同,从龙脊大道一路走来,基本都是水平的,而且海拔还略有升高,所以这片丘陵的地势更高,属于高原地带,不过这里雨水充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