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八一节 干戈耀日(4/5)
地战栗。
城守第一道命令就是马上关闭东城门,准备迎战,可转瞬下了第二道命令,打开西城门,向寿阳逃命报信。
唐兵得令,毫不犹豫的弃城而逃。
西梁军实在太猛、太多,他们绝非对手,既然如此,弃城聚集兵力再战方为明智之举。
可唐兵两千多人才出了城西十数里,就见兜头冲来一队骑兵。其势如虎、风行若龙。
铁甲骑兵早早绕路而过,到了城西,就防唐兵弃城而逃。西梁王有令,从今日起,以消灭唐军生力军为主,既然如此,当不会让他们再聚集抵抗。
骑兵一现,李唐军已变了脸色。虽有领军将领极力
抗,可黑甲铁骑盛名之下,唐军以眼下地兵力,再虎视眈眈,如何敢敌?
李唐军四散而逃,铁甲骑兵来往一冲,已杀敌近千,得胜而回,这时候,萧布衣已到了石艾城下。
萧布衣人着金甲、披着晚霞入城,有如天神下凡。入城后,立刻把石艾作为后方大本营。第一道命令却是,妄自扰民者,重责!不过第二道命令却是,百姓不得允许,擅自出城者,斩!
石艾城百姓听到,无不心中大喜,虽不说敲锣打鼓,可城中形势稳定。
这时候后继大军才源源不断赶到,萧布衣率十万西梁军,自封行军总管,以尉迟恭为副手,带猛将数十员,亲征山西。
轻易取下石艾城,本是意料之事,萧布衣、尉迟恭命令兵士略作整顿,天明之时,攻城器械已有大半运到了石艾。
萧布衣命兵士依石艾城东北角的蒙山挖壕掘沟,下一营寨,以做井|关地前哨。兵士多有不解,暗想这里离太原城还有数百里,又没有重兵来攻,为何要做大军前来时的准备?
可不解归不解,西梁王有令,又有哪个敢不遵从?
西梁军征战多年,早就次序分明,做事高效。挖沟地挖沟,下寨的下寨,安抚民众,输送器械无不井井有条。尉迟恭见到,心中欣喜。当年刘家军虽猛,可却没有长远地打算,刘武周占据太原后,更是不思进取,目光短浅,不事生产,这才导致军中无粮,一朝溃败。萧布衣却是稳扎稳打,逐步推进,就算不能速胜,但慢慢推过去,终究有成就霸业的一天。
谁都以为铁甲骑兵以速度取胜,更以为萧布衣好行险招,却不知道他眼下行军之稳,亦是一绝。
辎重粮草清晨时分已到,这时候蒙山前营寨已有规模,萧布衣不将辎重粮草运到城中,反倒命他们运到营寨里看守,生怕别人抢了一样。
众人不明白萧布衣为何舍近取远,只以为他小心谨慎,全部照做。
等安排稳妥,城中兵士已整装待发,萧布衣坐镇中军,命苗海潮率兵五千南下去取石艾城西南的乐平,命率兵五千,招募城中百姓数千,抢收方圆百里地春麦。
虽说东都粮草供应充足,但萧布衣以战养战的策略从来就没有改变过,既然敌军有粮,抢来用就好,东都的资源,能省就省。
当然这里面还有更深一层地用意,那就是坚壁清野,若敌手前来,让他一粒粮都抢不到!
此消彼长,看似微不足道,有时候却是行军作战关系胜负的手段。
等一切安排妥当,萧布衣号令出兵,兵发寿阳。
车行,马嘶风啸。西梁军兵出石艾,一路西行,午后时分,已到寿阳。这时候天气晴明,朗日当空。寿阳依山建城,城西有一山脉绵延,叫做燕岩,山峰耸立,空谷幽幽,风光倒是不差,地形也有些复杂。
萧布衣出兵之前已知道,守寿阳之将叫做左难当,手下骑步兵约有五千的兵马。山西虽重要,李渊却不能每个城池都有重兵把守。眼下唐兵自河东过雀鼠谷后,重兵主要屯聚太原、榆次和介休三地,寿阳地处不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