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八节 初战突厥(1/7)

.

布衣领大军来到易水旁,欢声雷动。/当然轮换的是+如秦叔宝、程咬金、舒展威等,均继续带兵对抗李唐。

大军轮换,有条不紊。而西梁大军轮换的消息,已传到了唐营。

李世民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沉默良久。他本来是在巨马河一线,但西梁军已转变策略,大雪封路,秦叔宝让舒展威在巨马河南坚守不出,自己赶赴易水和程咬金并肩作战,力求对易水的李道宗施压,寻求突破点。

按照秦叔宝的策略,就算让李世民长驱直入也无妨,毕竟河北已被萧布衣占了大半,李世民以手上的兵力,固守幽州尚可,但要抢占河北,还没有这个实力,只要西梁军扼断幽州、河东的联系,李世民冬季很难出兵。

李世民知道秦叔宝赶赴易水,果如秦叔宝所料,不敢妄自出兵,只怕中伏。可易水压力遽增,李世民只怕李道宗抵抗不住,命柴绍驻扎巨马河,自己亲自去支援李道宗。他才到易水没有多久,就听到萧布衣亲自领兵易水换防的消息,李世民心头微颤,暗想萧布衣、秦叔宝、程咬金三人再次联手,难道是想在年关的时候,大规模的入侵幽州?

冬季出兵不易,因为有太多的情况要考虑,可就距离来说,东都相对关中而言,离易水还算颇近,再加上徐世绩、杜如晦强大的运作能力,这才能保证西梁军出兵的有条不紊。再说打徐圆朗、对抗窦建德的时候,西梁军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运输体系,这次来到易水,不过战线又长了一些而已。可李唐情况大为不同,巍巍太行割断了李世民和关中的联系,井|关又被萧布衣重兵卡住,李世民已得到李渊地命令,一定要坚守到开春时分,才有兵力来援。眼下李世民和在柏壁如出一辙,可是这次,援兵不在身后,而在遥远的河东!

李世民虽急不乱,坐镇营中,神色如常。可眼中不时的闪出点愤懑之色,河东暂时没有援兵,可突厥竟然来了援兵!

突厥从居庸关而下,一路无所不为,幽州百姓,甚至幽州的唐兵都是敢怒不敢言。因为圣上有令,避免和突厥兵产生冲突,李渊还要靠突厥兵对抗萧布衣,当然不敢轻易得罪突厥,李世民虽贵为秦王,可两个突厥使却坐在他的上。

众唐将敢怒不敢言,都是垂头不语。

两个使一叫特勒热寒,另外一人叫阿史那德,不一样的脸孔,一样的嚣张跋扈。二人领着五千突厥兵,从居庸关一路南下,说是来支援唐军。

在秋末地时候。因为阴雨连绵。突厥兵觉得不好行军。所以一直在郡附近。本来等着雨停后回转突厥。没想到转瞬下起雪来。

雨雪交加。冰冷非常。突厥兵享受惯了。又羡慕中原地繁华。不想回转苦寒地草原。都说草原地雪越下越大。回去不便。特勒热寒等人商议一下。终于决定先和唐兵一起看看西梁军地成色。

突厥兵实在不相信。中原地骑兵能有多么威猛!因为这本来是他们地强项!

突厥兵很多都已知道。利还是很有远见。力求先解决草原地内部矛盾后。这才会在开春地时候出兵。以免重蹈始毕可汗地覆辙。既然如此。特勒热寒觉得先做个先锋。若是能打败西梁军。以后当能抢得更多地金珠宝。回去后也能大肆炫耀。

突厥兵根本瞧不起李唐军。因为中原地一个皇帝。能让使坐在上。又能有多大地能耐?因为瞧不起李唐军。所以他们顺便也蔑视西梁军。在他们看来。不是西梁军太猛。而是李唐军太弱。

这种情绪在突厥兵中蔓延。迅疾地变成一种傲气。也让特勒热寒对李世民地防守反击战术不屑一顾。

拿着马鞭敲着桌案,特勒热寒操着并不熟练地中原话道:“李秦王,这样下去不行的。”他对中原地职位称呼不了然,随口乱叫。

众将大怒,听他蔑视李世民,都想呵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