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好戏连连(3/4)

来,推出了《罗拉快跑》、《蝴蝶效应》、《死神来了》、《低俗小说》、《灵异第六感》等等优秀作品。结果,作为好莱坞最出色的编剧,甚至都获得了技术类最佳剪辑和最佳配乐奖项的认可,但美国编剧工会却刻意忽略,别说奖项,连提名都很少给出几个。

圈子里其实都知道,这件事的根源还在于1988年的那次罢工,丹妮莉丝娱乐不需要编剧参与的真人秀节目让那次罢工显得非常被动,最终不得不做出妥协。不过,在丹妮莉丝娱乐的运作下,这件事却成为好莱坞工会‘滥用自身权力’的又一明证。

乔治·柯戈的任期开始于1987年,原本要到1991年年底才会离职。

受到《好莱坞报道者》那篇报道影响,近期乔治·柯戈就可能被迫提前辞去西部分会主席的职位。

其实,这段时间最让三大工会无奈的,还是丹妮莉丝娱乐对媒体舆论的操控引导能力。

圈子里很多细心的人发现,丹妮莉丝娱乐远比其他制片厂更加重视媒体人脉的经营,更加难缠的是,西蒙·维斯特洛还足够财大气粗。

只是年底,丹妮莉丝娱乐出品的一系列影片宣发攻势就明显强于过往,据说维斯特洛额外为几部影片批准了2000万美元的宣发预算。甚至,维斯特洛旗下的古驰、美国在线、思科等很多企业,在这个年底都突然再次发起了一波强大的宣发攻势。

这些可都意味着大手笔的广告投入。

众所周知,北美主流媒体,无论是电视平台还是纸质平台,主要收入来源都是广告。

丹妮莉丝娱乐的广告投放虽然不足以覆盖全类型的媒体平台,然而,其涉足的领域也足够宽泛。

另一方面,北美的主流媒体,基本上都以综合性媒体集团的形式存在,就像拥有几百家报纸、周刊、杂志的赫斯特集团和纽豪斯集团,或者拥有公共电视网、有线电视台、广播电台的大都会/集团等等。

丹妮莉丝娱乐只是向这些媒体集团的一部分投放了广告,就足以让这些媒体集团吃人嘴短。

于是,三大工会这些日子尝试在媒体上进行反击的努力收效甚微,很多驳斥丹妮莉丝娱乐观点的文章,甚至还没能发表就被拦了下来。这让三大工会显得非常被动,再加上丹妮莉丝娱乐将影视制作迁往海外的动作,不只是工会内部出现了反对继续与丹妮莉丝娱乐对抗的声音,连最初向丹妮莉丝娱乐发难的那部分人,都打起了退堂鼓。

普通人总是很难理解资本的力量,身处局中才不得不承认,一个个人净资产超过200亿美元的超级富豪,一个迅速崛起成形的商业帝国,确实不是那么容易招惹的。

递给巴里·戈登一根雪茄,待秘书送上咖啡离开,两个老头子在办公室内都有些沉默地吞云吐雾。

卢·瓦萨尔曼这些日子的处境也绝不算好。

特别是维斯特洛公司突然公布了贝尔大西洋收购案之后。

的股东原本并不是太着急,很耐心地等待卢·瓦萨尔曼带领的管理层能够为他们争取更多利益。然而,贝尔大西洋收购案却让很多股东都紧张起来,担心管理层的故意作价拖延,会不会导致收购案的失败。

或者,哪怕收购最终达成,成交价会不会比丹妮莉丝娱乐上次70亿美元的报价还低。

要知道,股价在贝尔大西洋收购案公布后,可是一路下跌。

再加上松下的退出和三大工会的搅局,很难说事情究竟会向哪个方向发展。眼下海湾战争的阴云已经笼罩世界,美国经济已经是疲弱不堪,回想当初越南战争对美国经济带来的创伤,如果这起收购案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