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8章 大局已定(2/4)

片也必须接受严格的监管之后,克里斯·李就明白。

大局已定。

日本人这次是真的要走了。

霍华德·斯特林格的心情显然非常不好,召开完简短的会议,只留下索尼影业董事长兼约翰·凯利讨论细节,其他人都被打发出来。

克里斯·李对此也相当理解。

作为索尼美国分公司总裁,除了兼顾索尼电子业务在美国的营销和销售,霍华德·斯特林格的主要工作就是音乐和电影这两大块,其中电影的体量显然大过音乐。现在,电影业务即将被抛弃,音乐业务近些年的缩水也是肉眼可见,霍华德·斯特林格的这份工作,很难说还能做多久。

这些都与克里斯·李无关。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稍微考虑,克里斯·李就用最近很流行的ierry-10商务手机给艾米·帕斯卡尔发送了一份简短的邮件,说起刚刚的事情。

西蒙是在瑞士的日内瓦收到消息,当地时间已经是周六上午。

预料之中的一件事,因此也没有再特别交代什么,艾米已经与一心进军传媒行业的西屋掌门人迈克尔·乔丹有过沟通。

以好莱坞当下的格局,索尼想要出手电影业务,能接手的资本不多,毕竟美国之外,亚欧各国都还处在金融风暴的阴影当中,而美国国内,除了西屋,暂时更没有其他。

西蒙的注意力还是放在欧洲这边。

首先是周六的关贸总协定50周年庆祝仪式,全球所有加盟国和申请国济济一堂。

不过,局面也并非一边倒。

庆祝仪式举办的同时,日内瓦市区各地也出现反对全球化和的组织游行,规模不小。

西蒙特意让身边团队做了一份统计,发现这些反对者给出的理由,大部分是抗议全球化造成的本土产业外流。

其实所担忧的就是后来西方各国实体产业外流造成的空心化。

这世界上从来不缺聪明人,不缺少拥有前瞻性眼光的组织,而问题就在于,能看到未来,从来都不意味着能够把握未来。浩荡历史趋势的冷漠之处就在于,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既然趋势无法改变,最聪明的做法,其实就是顺应趋势,而不是去阻挡。

传统汽车产业就是最好的一个例证。

德国汽车产业在全球化方面无疑是最出色的一个,因此也使得德国的传统汽车产业直到十几二十年后依旧相当繁荣。

相对反例的就是意大利。

不说美国,因为美国本身国内的市场非常庞大,哪怕美国汽车品牌的全球化并不算成功,依旧活得滋润。另外作为后起之秀的日韩,汽车产业则是时时刻刻受到美国这个‘宗主国’的压制,腾挪空间不大。

再回到意大利。

作为基本控制了意大利汽车产业的本土巨头,菲亚特两次进入中国,两次失败,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菲亚特的故步自封,对于顺应全球化趋势进行产业转移态度消极,各种小家子气,以至于错过了传统汽车产业最后的一次机会,最后为了生存,菲亚特不得不与克莱斯勒合并,抱团取暖。

这些都是后话。

西蒙只在日内瓦停留了一天,参加过官方的庆祝活动,又和其中几个国家的代表团负责人会面,第二天就离开飞往罗马。

意大利这边主要是再次查看一下罗马环球影城的建造进度,以及在索菲亚安排下的一些应酬。

最后一站是里夫尼。

按照记忆中的中国特区概念打造的里夫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