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5【寻亲记】(1/3)

“你看《倩女幽魂》了吗?”&;&;&;&;“看了,我家闺女说好看,拉着全家人去看的。”&;&;&;&;“我昨天也看了,那道士跟妖怪打得真带劲,宝剑一刷就去阴间了。”&;&;&;&;“这台湾的电影就是好看,你说人家是怎么拍出来的?”&;&;&;&;“……”&;&;&;&;河南许内燃配件厂家属区,早上工人们从宿舍楼出来,三三两两地相约去上班,一边走一边谈论着最近全国热映的电影。&;&;&;&;虽说现在的工人地位很高,但上了年纪的工人师傅并不经常进电影院。一部电影能把他们都吸引去,那么只说明一件事,那就是这部电影已经成了社会现象。&;&;&;&;就像几年前在大陆上映的曰本电影《追捕》,可以让一个普通老百姓省吃俭用买票看几十遍。又如李练杰的《少林寺》,当时大多数地方的电影票价才五分钱,有些地方可以用砖头抵价,以至于一些厕所整堵墙整堵墙地被影迷拆了拿去换钱看电影。结果五分钱的票价,生生在大陆卖出一亿多人民币的票房。&;&;&;&;从十月份开始,王梓钧的《倩女幽魂》就在中华大地掀起一股旋风,“你看《倩女幽魂》了吗”这句话,简直如“你吃了吗”的出现频率一样高。&;&;&;&;《追捕》之所以在大陆掀起票房狂潮,是因为看了几十年样板戏的大陆观众突然看到情节起伏跌宕的剧情片,一下子就着了魔。《少林寺》能卖出过亿票房,是因为大家第一次看到功夫武术这种神奇的玩意儿,不少青少年看了该片后甚至离家出走,跋山涉水赶去少林寺学武。&;&;&;&;王梓钧的《倩女幽魂》亦是如此,内地观众虽看过鬼怪片,但制作并不精良,情节也不是很精彩。《倩女幽魂》一出,立即填补内地观众的审美空白,以至于让全年龄段的人趋之若鹜的进电影院。&;&;&;&;《倩女幽魂》的几位主演王梓钧、王组贤和午码等人,一下子在内地变得家喻户晓,就算乡村的老农都听过他们的大名——在正规影院轮放后,片子会搬去各个乡村的露天电影院去,名曰送电影下乡。&;&;&;&;林俪跟丈夫还有儿子一起下楼,不时有人问候“林老师”早。这些问候的人多半有小孩儿在厂办幼儿园读书,林俪就是幼儿园的老师。&;&;&;&;“妈,听说《倩女幽魂》很好看!哪天我们也去看看吧。”上中学的二儿子钱世鹏说道。&;&;&;&;“好啊,有空了就去。”林俪点头道。&;&;&;&;老公钱深突然说:“林俪,你不是一直在找亲生父母吗?我听说《倩女幽魂》那个导演的妻子叫林清霞,林清霞的父亲跟你父亲的名字一模一样。你说会不会……”&;&;&;&;“你上哪儿听来的?”林俪笑道。&;&;&;&;“我在厂里工会上班,平时闲得没事干就翻报纸。报纸上说得很清楚,那个林清霞的父亲不仅跟你爸的名字一样,而且也是的军医。”钱深说道。说起来他也是中戏毕业的,只不过十多年前因为写戏剧剧本,他被打成“黑编剧”、“资产阶级文艺分子”,被发配到乡下去劳动改造,一改造就是七八年,回城之后就窝在配件厂工会做点文字工作,一身本事毫无发挥之地。&;&;&;&;林俪摇头道:“人家是大老板大明星,哪有那么巧就跟咱们是亲戚。”&;&;&;&;………………厂区大门外,林清霞靠在王梓钧身边,透过车窗看着里面的厂房,问道:“梓钧,你说会不会找错啊?”&;&;&;&;“不会错,我已经让人全查清楚了。”王梓钧道,“你姐姐自小跟叔叔、婶婶生活在山东,大陆三年困难时期,他们为了活命举家闯关东,到了黑龙江省一座煤矿生活。后来你姐插队做了知青,经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丈夫,也就是你的姐夫,两人在农村的一间茅草棚里结了婚。特殊时期后,他们被平反回了城里,分配在这座工厂一直工作到现在。”&;&;&;&;其实,在另一个时空,林清霞在82年就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