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大牌】(1/4)

林清霞穿着洁白的浴袍坐在梳妆台前,身后王梓钧正站着给她吹着湿漉漉的秀发。她倚在靠背上舒服地眯着眼睛,王梓钧的指上的劲道刚刚好,挠得她头皮痒痒的很舒服。&;&;&;&;“梓钧,这个电影我要不要接啊?”等头发差不多要干了,林清霞才问道,梳妆台上还放着一个电影剧本。&;&;&;&;《古镜幽魂》,改编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讲的是一个书生抄经遇鬼的故事。&;&;&;&;之所以林清霞会征求王梓钧的意见,是因为这个电影剧本是第一影业构送来的,而王氏和第一影业的小摩擦已经渐渐摆在明处。&;&;&;&;王氏电影公司刚刚建立的时候,台湾几大私营电影公司相继倒闭或濒临倒闭,之后剩下的电影公司由于功夫片热卖,一个个都想着赚钱,没多大功夫互相拆台,所以看上去一片和谐,不像香港那样你死我活竞争得厉害。&;&;&;&;如今台湾电影界的格局已经明显,王氏电影公司飞速发展,每年的电影票房居台湾私营电影构之首,并且姊妹院线公司也逐步成型;而原本主要经营院线的第一影业也成功在电影制作方面做大,虽然票房比不上王氏,但依托着强大的发行能力和下底蕴深厚的制作团队,赚的钱并不比王氏少多少。&;&;&;&;王氏电影公司和第一影业构以下,则是利铭、永升、大众、国际等公司。利铭靠跟拍而大赚其财,功夫片流行就拍功夫片,爱情片流行就拍爱情片,赚钱是多,不过去年功夫片滞销时也赔得够惨,与利铭情况差不多的还有常满和新亚等公司;永升和国际影业则是偏重发行,虽也偶尔制作出卖座的电影,但制作团队很薄弱,许多时候连好的导演和摄影师都要临时去请;而像大众和琼瑶之前的火鸟公司,则更像是工作室和电影作坊,虽然部部卖座,但规模一直没有大起来。另外像龙裕和台联等公司,则是从前些年流行的台语电影转拍国语片,渐渐的跟不上时代脚步,只能吃老本。&;&;&;&;原来台湾的三大巨头国泰、国联倒闭,联邦影业行将就木,三家公司旗下的资源一部分外流到香港,剩下的就被台湾本地的同行瓜分。&;&;&;&;经过三年的洗牌,如今的新格局就是王氏电影公司和第一营业构二雄并立,其他公司百家争鸣。这跟香港的局面很像,邵氏与嘉禾互相竞争,后面跟着一帮实力强劲的电影公司。唯一不同的,那就是在台湾还有中影、台制厂等数家实力强悍的国民党党营电影构。&;&;&;&;而且此时的台湾电影界,和前两年随便拍烂片就能在电影市场捞钱不同,电影观众的口味也渐渐叼了起来,加上台湾电影公司这几年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巴掌大的台北云集三百多家电影公司,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市场的饱和必然让原本各自发展捞钱的王氏和第一影业利益相触,摩擦渐起。&;&;&;&;眼下这部《古镜幽魂》的剧本就是第一影业送来的,给林清霞的片酬是45万台币,这在如今是个很高的价码。第一影业那边明知道王梓钧和林清霞是恋人,居然还这样做,不知道安的是什么心。&;&;&;&;王梓钧脸上笑嘻嘻的,丝毫不以为意,说道:“你自己拿主意吧,如果想演就演,我可没那么小气。”&;&;&;&;林清霞高兴道:“那我可就接啦,听说男主角是石隽,他可是实力派的老戏骨,跟他一起演戏肯定很轻松。”&;&;&;&;“石隽?”王梓钧诧异道。&;&;&;&;石隽是胡金铨的御用演员,也是前几年台湾的头号武侠男星,不过随着武侠片的一度衰落,石隽也影响力也不断下滑。&;&;&;&;此时石隽还是联邦公司的签约艺人,不过想必和胡金铨一样,联邦眼看着要倒闭,他也忙着找下家了。&;&;&;&;王梓钧帮着林清霞盘吹干的头发,而林清霞则认真的看着剧本,随着这两年来的不懈锻炼,林清霞的阅读障碍已经基本克服了,只要不是密密麻麻的段落就行。&;&;&;&;王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