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五个大奖】(1/3)

王梓钧作为台湾数一数二的歌,他在颁奖会献歌那是肯定的。不过在这之前王梓钧只知道自己唱的曲目是《明天会更好》,其他的一概不知。&;&;&;&;被主持人叫住,王梓钧干脆地转回来,问苻生道:“唱一首歌一个奖杯,我要是唱两首是不是就能拿两个?”&;&;&;&;被王梓钧一问,苻生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急得脸都红了,康敏佳这时接话道:“这可是你说好的哦,待会儿要是拿到两个奖杯,可要再唱一首。大家要不要王梓钧加唱一首?”&;&;&;&;“要!”&;&;&;&;“唱十首!”&;&;&;&;下面的人再次起哄看热闹。&;&;&;&;得,这算是把自己绕进去了。&;&;&;&;王梓钧连忙说道:“别,再唱就成我的个人演唱会了。”接着又叹息道:“我算是见识到中视主持人的厉害了。”&;&;&;&;康敏佳笑得就像个得胜的小公鸡,苻生连忙说道:“下面请欣赏由王梓钧为大家带来的《明天会更好》!”&;&;&;&;音乐响起,一群小盆友穿着可爱的娃娃裙、踩着干冰制造的雾气上来伴舞。&;&;&;&;这首《明天会更好》随着邓丽君在香港的演唱而流行开来,加上香港股灾的发酵,在香港迅速传唱,后来才转回台湾。&;&;&;&;刚开始台湾许多喜欢音乐的人听到之后,还以为是香港哪位歌创作的。直到王梓钧三人的乐队唱片在台湾发行,人们才发现三首歌词曲全部都是王梓钧所做。&;&;&;&;“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慢慢张开你的眼睛,看那忙碌的世界是否依然,孤独地转个不停……”&;&;&;&;王梓钧被一帮小盆友围着,非常轻松地拿着话筒演唱。&;&;&;&;举投足间,就能感觉到王梓钧与萧丽珠等歌的差别来。就好像上位者一说话,身上就带着一股威严,刚刚还在和主持人调侃的王梓钧,一开口唱歌,这个人身上似乎都带着一种光芒与气场。&;&;&;&;这首歌从邓丽君唱出到现在已经大半年了,又经一些上不得台面的小歌翻唱成无数本。还是王梓钧一次在公众场合演唱,自是另有一股味道,让潜伏在影迷中的王梓钧的粉丝兴奋不已。&;&;&;&;罗大佑也在后排,他现在已经在大学念医学了,这次来台北除了观看颁奖礼之外,还是来海山唱片录歌的。&;&;&;&;罗大佑之所以能叱咤八十年代的台湾乐坛,完全是厚积薄发。他高中时候和几个朋友组了个洛克斯乐队,唱成名歌的歌,已经在台湾中南部有了些名气。到了大学,就开始了自己的原创之路,只不过这些原创没有马上灌成唱片。&;&;&;&;可惜王梓钧来了,经王梓钧的推荐,罗大佑有了原创之后,现在可以立马进入海山唱片。&;&;&;&;“王梓钧就是王梓钧,同样一首歌,唱出来的味道完全不同。”罗大佑身边,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赞叹道。&;&;&;&;罗大佑点头评价道:“不错。邓丽君唱这首歌更加深情和细腻,而王梓钧唱出来却别有一种励志和男姓的不妥协。”&;&;&;&;那青年听了罗大佑的评说,倒是和他看对了眼,等王梓钧一首歌唱完,青年说道:“你好,我叫杨弦,台大的学生,喜欢音乐。”&;&;&;&;“你好,我是罗大佑,医学院念书。”罗大佑自我介绍道。&;&;&;&;王梓钧没曾想到,自己在台上表演,居然让这两位在下面认识了。&;&;&;&;与牛顿和莱布尼茨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创立微积分一样,另一个时空杨弦和罗大佑同一时间尝试着创新音乐形式,甚至都是拿余光中的《乡愁四韵》改编歌曲。只不过杨弦在北,受到关注更大,罗大佑在南,只引起了小部分人注意。&;&;&;&;而王梓钧的意外出现,让台湾的音乐本土化运动提前两年,结果两人都成了王梓钧音乐的追随者。&;&;&;&;颁奖典礼继续进行着,接下来颁发的却是最佳剪辑奖。&;&;&;&;李小龙的《猛龙过江》和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