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书香传媒】(1/3)

牯岭街依旧是那番模样,书摊书店一家连一家,连空气中都散发着书香。只是租书店里原先薄薄的小说,现在基本已经换成了汉麟出社的精装,当然,不排除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盗。&;&;&;&;王梓钧心中感叹,这地方等到明年就会因为市容整顿,书摊全部得搬走。&;&;&;&;宁海现在里还拿着几本老旧的《良友》画报,他看着两边琳琅满目的图书说:“你的策划书我认真看了几遍,只有一个问题——你把《壹周刊》分为两册来卖,一册刊载时事、政治、经济、社会内容,一册刊载娱乐圈、生活悠闲资讯。这个想法是好的,找准了各自的受众定位。只是刊载生活资讯这一册,里面那些揭人的内容,是不是有些不大妥当?”&;&;&;&;台湾的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其中一点就是不揭人短,90年代香港《壹周刊》的八卦内部确实在台湾引起了一部分人的抵触。但八卦是人的天姓,80年代陈启礼创办的《华美》周刊,第一期就直接用当红女明星的裸照当封面,然后里面夹杂着七八成编造的八卦内容,军、政、商、娱乐圈子被爆得一个不漏,还不是照样成为当时发行最火爆的杂志。只不过后来由于爆了一个当局大佬的,踢到了铁板,不得不被迫停刊。&;&;&;&;所以说,在台湾做八卦不是不可以,只是要掌握一个度和认清人才行。&;&;&;&;两人来到汉麟出社,这时的出社已经再次扩张,人员达到100余人,地址也搬到了三福公寓附近的一幢办公楼里。&;&;&;&;王梓钧此时带着一顶帽子,一副墨镜,这是他成名后长期以来的打扮。&;&;&;&;那前台小姐一时没把他认出来,甜甜地笑问:“先生,请问你是要投稿还是做出业务?”&;&;&;&;“我找于东楼。”王梓钧道。&;&;&;&;“请问你有预约吗?”前台小姐问。&;&;&;&;“有的。”王梓钧点头道,趁着她打电话的时候,回头去看出社的办公大厅,只见一些员工正勤奋努力的工作,另一些员工却在发呆。&;&;&;&;“咦,老板,你终于来公司拉?”刘荣拿着稿子经过,惊讶地看着王梓钧。&;&;&;&;“刘编辑,听说你做主编了,恭喜恭喜。”王梓钧和他握道。&;&;&;&;刘荣笑道:“多亏了老板和于总的提拔,不然我还失业在家呢。”&;&;&;&;王梓钧道:“今天我来有些事情要谈,你一起进来吧。”&;&;&;&;三人来到二楼的总经理办公室,让王梓钧哭笑不得的是,于东楼居然吃着泡面在看文件,赶时间也不是这个赶法啊。&;&;&;&;看见王梓钧来,于东楼站起来,嚼着泡面囫囵说:“梓钧,你来看看,这个‘亚洲武侠文学奖’做得怎么样?是在你当初那个策划的基础上弄出来的。”&;&;&;&;王梓钧拿起来扫了一眼,当初他只是说了大略的东西,经过于东楼一润色,还真有几分国际大奖的模样。&;&;&;&;“哦,我倒忘了给你们介绍。”王梓钧放下文件,拍拍脑子说,“这位是宁海老先生,以前是《良友》画报的大记者,现在我想请他来主编《壹周刊》。这一位是汉麟出社的经理于东楼,这是《武魂》杂志的主编刘荣。”&;&;&;&;“宁老先生你好!”于东楼与刘荣都过来握。&;&;&;&;于东楼那里王梓钧早和他说过想法,作为出鬼才的于东楼很快就看到里面的商,举双支持,说发行和印刷这些细节就交给他做,宁海只需要做内容就行。&;&;&;&;自从汉麟出社成立以来,王梓钧就没再管过这里,在于东楼的苦心经营下,出社目前在台湾业内已经能和真善美、春秋、清华这些老出社相抗衡了,上个月刚刚办起了自己的印刷厂。&;&;&;&;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古龙等人小说的精装,以及王梓钧两部小说的连载出。现在出精装小说似乎成了不景气盗业的救命稻草,见汉麟出社火了,于是各大还没倒闭的出社纷纷联系老牌作者,希冀能靠这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