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酒庄变酒坊(2/2)

,妈妈和丈母娘还是去弄她们的自酿酒。用各种的原料,甜瓜、石榴、苹果、梨、葡萄,还用杏仁、核桃、巴旦木也做了试验。

老丈人最近也喜欢上了钓鱼,除了在农场里去找欧阳教授聊天喝茶,就是拿上自己的鱼竿,坐唐城的公交车,到水库里钓鱼。

所以家里就剩下了李赟爷俩,在家陪着小庄玩了会,觉得就爷俩在家没意思。

干脆带着他去看看酿酒的。

“小庄,走,我带你去找奶奶和姥姥去。”

“好呀!姥姥奶奶干嘛呢,怎么也不带我啊?”

“爸爸带你还不行吗?”

李赟牵着小人的小手,走出自己的家,就顺着葡萄园里的小道往酒坊走去。

酿酒坊就在葡萄园里,当时众说纷纷,既然是酿造葡萄酒,还是随着人家老外那样的叫酒庄。

但是李赟不喜欢,葡萄酒咱们的老祖宗就会酿,那时候老外还在和瘟疫做斗争呢!他们有个什么酒文化,别看他们把葡萄酒玩出了花样,但是论酒文化的深厚,还是咱们华夏人。

所以李赟就认为古时候的酒坊,这个叫法,就可以足够体现农场的特色。

不过当时是说的这个酒坊给冯瑶姐的,李赟硬着给弄了个酒坊这么个称呼,也觉得不好意思。

找冯瑶姐还想解释一下,但是冯瑶姐淡淡的一句:“行,只要你喜欢。”

把李赟给憋出内伤,感觉自己在冯瑶姐眼里还是个孩子,是个雏鸟。

虽然冯瑶姐不在乎李赟给把酒庄换成酒坊这样的名字,但是她确实喜欢酒,不但喜欢喝、喜欢品,还喜欢自己动手酿,她按照自己喜欢的口味,在酿酒师的指导下,挑选适合的葡萄,在适合的温度下,酿造自己的酒,在酿造时,又细分出,红酒、干白、干红等。

当时在家里,大家聊天时,李赟对于这个表示赞成时,还遭到了大家一致的评价“标准的实用主义者”

红酒在老外哪里是代表了浪漫,在李赟这里只剩下了保健身体的作用。

这段时间,妈妈和丈母娘也是在冯瑶姐的影响下,跟着也去酿造一下自己家喝的酒。

别说,老人在冯瑶姐的影响下,也养成了每天晚上一杯红酒的习惯。

虽然李赟对于老外所谓的酒文化不屑一顾,但是红酒确实有软化血管的功能,对于老人来说是有很大保健作用的,这一点李赟还是支持的。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