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电视报道(2/2)

,披在肩头,整个人看上去,和以前的阴沉灰暗截然不同,她听了王清芬的话,摇摇头:“没办法,我原来的科室撤消了,不做销售,就得下车间。”

“让老方给纺织厂打声招呼。”

“哼,他哪有这么好?”

“小姜,不是我说你,女人风头太劲,不好。”

无奈姜水仙最近被寇建国洗脑,听不进去王清芬的好话,她换了话题问:“赵县长那里,如何了?”

“唉——”王清芬忍不住深深叹息。

赵博文根本没想到,卖早餐小吃这样上不得台面的事情,竟然能让俞和光做出成绩,两场小吃大赛下来,别的县都出去了好些人,梓阳却因为他极度不重视,才出去了八户人家,现在,这些人的汇款单,雪片一样飞回来,却没有他梓阳什么事,光这一条,梓阳就落在北五县的后面。

老百姓背后没少骂他。

还有,北五县的百姓响应俞和光的倡议,第一波养兔子的人家有七百多户,虽然大多数只有三五对,但现在,小兔子已经长成大兔子,开始生产,老百姓最注重实惠,一窝小兔子六到八只,养大了,一对可以卖四五十块钱,一年的油盐酱醋就有了着落,何况,兔子繁殖能力极强,很快,它们还会有第二窝第三窝生产,那些老百姓想到这些,个个都乐呵得不得了。

前几天,俞和光指示市电视台,采访一个平山县老农民赵老根,他老婆病死十多年,相依为命的闺女又嫁了,四十多岁的他一个人单过,为了致富,一次性要了二十二对獭兔(是别人领的,后悔了,他都揽下来)

赵老根的二十二对兔子,现在已经开始生产,第一批就有八十多只小兔子,白绒绒地跑满院子,不仅看着喜人,而且,效益也紧跟而至,为了扶持这个典型,平山县一对兔子四十块,回收了十八对,赵老根收入七百二十块钱。晋为群本来就好大喜功,听闻有这样的节目,立刻指示电视台天天播放,这个时代,电视就那么几个频道,而且,还是从中央到地方,一层一层转播的,市台除了新闻,其余频道都放一个内容,不想看就没得看,如何不令人腻歪不已?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