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喜讯(2/2)

就连云华霆如此沉稳的人都起了几分艳羡之心。

若说韩山书院是杨州乃至淮南道闻名的书院,西山书院则是早就已闻名天下的四大书院之首。历朝历代以来,不知多少名臣将相出自西山书院,尤其是大庆朝开国三位大学士,便俱是当时西山书院山长得意门生,现今的西山书院山长南樵先生就曾做过帝师,承平四年方因年老告老回乡,专心教授学子。

也因此,西山书院每年举办的枫台宴,俱是最出众的才子方能参加,如今淮州学政将云华烨留下参加枫台宴,其中意味不言自明。

老太爷整日乐乐呵呵,对三房越发关注,还私下嘱咐老太太,对三太太要温和些,不要计较她那副脾性,又慢慢将手里头一些事情分给三老爷做。

云家上上下下看在眼里头,未免各自都有一番思量。

三太太却不将这些放在心上,她当然希望儿子光宗耀祖,却更担心云华烨身子骨能不能撑住。云华烨一日不回来,她便一日坐不安稳,睡不安枕。白天拉着云清歌说话,晚上又给三老爷絮叨。

好不容易到得十月二十三这日,乡试成绩终于出来,官府派出的小吏先一步晓得消息,敲锣打鼓到云家报喜,云华烨再度中了头名,成为淮南道乡试解元!

消息传来,纵使早在心底想过,美梦成真一日,依旧让人不敢置信。

三太太喜极而泣,一通大哭。

老太爷激动的话都说不清楚,险些也掉了老泪,只一个劲道:“赏,赏,赏!”

连说好几个赏,云水就将早早准备好的银锞子一筐一筐抬出来,厚赏云家下人。又照老太爷意思,封了厚厚的利是给报喜的差役,并大摆流水席,张灯结彩迎接即将来贺喜的人家,一时来来往往,比过年不知道热闹多少。

没想好消息不止于此,等云华烨身边贴身小厮从淮州赶回来,老太爷问及云华烨为何没有一道回来,方才知道,云华烨参加枫台宴,被南樵先生看中,收做关门弟子,要等行完拜师大礼后才能赶回家。

每日一求,有益身心健康……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