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四章 垃圾处理(1/2)

大汉人丢垃圾的习惯,钱汝君深有体悟。

因为她来自一个整洁的环境,对于丢了这种恶劣的行为,非常反感。

但是她发现几乎人人都这么做,如果他提出指责,最后的结果是她会被别人骂。

会说她多管闲事,并且提出种种的理由,认为他就是应该这么做。

对于这些人来说,这几乎都已经成为一种本能,而且并不是只有平民百姓会这样,连当官的也会这样。

只不过差别在于,如果是在家里他会保持干净,达官贵人的家里基本上是整洁的,地上如果出现垃圾的地方。

所以垃圾出现在不应该出现的地方,就很碍眼了。

必须把垃圾移除。

他们有一个专门处理垃圾的地方。

基本上就是焚烧掉,然后掩埋。

有些家里不缺燃料的,连燃烧都懒得燃烧。

大汉并没有在公共场合摆垃圾桶的习惯,这种事情几乎是后来才出现的。

英国工业革命之后替城市带来很多的困扰,为了解决困扰,他们发展出非常多众人集合在一起必须做的事情。

合理的,丢垃圾就是其中一项

在大汉,一出门如果制造出垃圾不丢了,那摆哪里?难道摆袋子里吗?这些垃圾可是几乎都会发臭的。

大汉的街头巷尾可没有垃圾桶,而路面跟垃圾桶的样子也差不多了。

估计男子汉基本上都没有丢垃圾桶的习惯,反而是一些女子因为不习惯脏乱,会随身准备垃圾桶。然后把垃圾并到适当的场所交给别人处理。

因为这些女子不会是平民百姓,而是高贵的达官贵人之女。只有她们才会习惯整洁的环境。

钱汝君学堂的学生,其实在大汉是个异类,他们从进入金麦城之后,就没有见过脏乱的环境。

并且乱丢垃圾会受到很严重的处罚,最严重的情况之下,会不准他们吃美味的饭菜。

而是让他们吃外面一般的食物。

所以,此时此刻他们才会发出这种抱怨。

其实让他们进城里他们也很不喜欢,因为他们也习惯了整洁的环境,整洁的环境,不容易生病,在他们学医之后更容易了解。

在金麦城建设的时候,钱汝君特别强调三点一交通、二卫生、三灯火,尤其是电力的供应。

这三点也是她借鉴,后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套路。

当然,交通发展早期和后来才发展有非常大的差别。

早期发展交通可以聚集所有的资源,晚期发展交通是方便把资源流出,很可能稀少的人口,因为交通的便捷就更快的流失了。

有了后人的经验,钱汝君在发展金麦城的时候更有心得,至少很容易抓准大方向,不会当个走错路的火车头。

钱汝君很清楚,作为一个领导人,不见得要每一件事情都懂,但是发展方向一定要正确。

这个过程必须随时能够对城市有基本的了解,知道人民学习到哪个阶段,人民有什么习惯,人民的财富聚集的多少,人民有了哪些需求。

钱汝君对于为皇帝刘恒,这个位置很不好当。

管一个城市,就让他感觉到头痛,甚至觉得很烦,管一个国家虽然可以有很多的权利,但是烦心的事情就更多了,但是到了这个位置的人都不敢放弃权利。

因为一旦放弃权力的结果不是个人的事,而是家族可能会灭亡。

很多穿越的人都认为穿越了,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庭,保护身边的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当皇帝。

而事实上,如果想当一个皇帝,如果不做出许多牺牲是不可能办到的。除非生逢其时,刚好在国家开创的阶段,那当皇帝只要负责把其他人打败就可以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