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瘟疫(2/3)

过。是否言过其实,存有故意夸大的成份,确实还值得商榷。

但是,在人们的生活中,流言往往比瘟疫更容易被传染,其造成的人们心理上的恐慌,比起瘟疫本身来说,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此时,抱着大红公鸡的媒人赵大婶,在看到对面山头上,用枪射杀牲畜时动物们临死前挣扎的惨叫声,妇女儿童们的哭声,混成一片的情景。早已害怕得身子颤抖如筛糠般,竟不跟淑娴他们打声招呼。不知在什么时候,一个人不声不响地溜走了。

何淑娴劝哥哥道:“我看,没有媒人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我们跟女方那头如实说了,我看,他们是会理解我们的。”

可是,哥哥好像已给吓怕了。

再看堂哥时,看来是更不想去冒这种险的了。

“你们怎么能这样,我一个姑娘家都不怕,怎么就把你们两个大男人怕成这样?你们这个样子,不怕别人笑话吗?”

何淑娴试图作最后的努力,劝哥哥他们能够回心转意。可是,毫无作用。他们好像便如老鼠吃秤砣—铁了心了。

万般无奈之下,何淑娴除了心中暗自叹气的份,也只有由着他们了。

因此,这场婚事,便这般不明不白地宣告泡汤了。

何淑娴讲到了这里,深深的叹了口气。

林清风等都为她哥哥的这场婚事感到惋惜,同时对她哥哥的这种做事方式表示无语。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相比之下,对于何淑娴这样一个弱质纤纤的年轻女孩,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能做出男人们所不及的行动,实是让人心生钦佩之情。

“那后来呢,后来怎样了?”孙世云关心地问道。

何淑娴看了大家一眼道:“后来,果如我当时预想的那样。听说腊湾韭菜地那边,女方家当天一在早,已是磨刀霍霍向猪羊。齐聚了村中的本家户族,专等着迷尔苴村这边的男方去履行‘吃定酒’的礼节。哪知他们从早上等到中午,又从中午等到黄昏,就是不见男方这边的人去。”

“于是,女方那边的父母,在一众本家人面前,感到大大地失面子。他们之中,有人怀疑怕是男方这边嫌人家姑娘长得太丑,临时变卦了。”

“于是,那姑娘的父亲,在没有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情况下,便真的以为是何淑娴家男方一边,嫌弃自家女儿长得丑,于是当场气愤地道:‘好你个何家人,我们还没有嫌你家儿子残疾,你倒先嫌弃起我家姑娘的长相来!从今以后,我家姑娘纵是嫁牛嫁马,也绝不会嫁到你何家!”

夏青青这时说道:“这也不怪人家,是怪你哥哥他们,事情做得实在太不靠谱。这种事,无论摊到谁的身上,不被气得暴跳如雷才怪。”

何淑娴对夏青青道:“青青姐,你说得对,这件事本来就全错在我们何家。”

事实证明,关于五号病的恐怖传言,确实是被人们夸大其辞。因为这种病,只会在偶蹄类牲畜之中传染,根本就不会被染到人身上。

因为在腊湾韭菜地那个村子的人们,虽然牲畜得了这种瘟疫,但是那里的村民们,却是个个安然无恙,并没有听说有人染上了这疫病,更没有听说,有人因为那场瘟疫而死去。”

何淑娴叹了口气,又接着往下讲起来。

自从那件婚事泡汤之后,何淑娴的家人们,又继续为她哥哥的婚事,而四方奔忙起来。连续相了好几处人家,人家都是嫌弃她哥哥身带残疾。即便是那种已径离异、身边带着小孩的女人,都不愿意与她的哥哥一起生活。

家中人为她哥哥的婚事,可谓是操碎了心。

后来,又经过四处寻访,八方托媒,连腿都快累折了的时候。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让她家相中了一位姓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