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得与失(1/3)

(:在不知不觉中,《傲视》已经过百万字了,百万长篇,这对于风华这样的新人来说,已经算是个不小的成就了。

在这里非常感谢广大朋友们对风华的支持与鼓励,没有你们大家的支持与鼓励,也就不会有现在《傲视》这百万的篇幅!

还是那句老话:如果觉得《傲视》还可以的话,还请到17收藏订阅支持正版!

你们的每一次轻轻的订阅点击,就是对风华莫大的鼓励与支持!

同时,风华也会不断鞭策自己不断提高自身创作水平,争取创作出更加精彩的章节!

牛年到了,在这里风华向朋友们拜年,祝朋友们牛年牛运亨通、牛气冲天!

ay 牛 ear! ∧_∧!)

---------------------------------------------------

“主公,这……?”程普等人有些犹豫疑问道。

面对着程普黄盖他们等人的疑问,孙坚一丝尴尬的神色转瞬即逝,同时内心有些不知该怎么回答。

“程将军,事情是这样的……。”而一旁的周瑜却及时接口道。

原来董卓在逃离的洛阳的时候,不但焚烧洛阳那些大户庄园,更是将皇宫一举焚烧。

火烧洛阳,除了用来阻止诸侯联军的追击,更重要是要企图掩盖掉他在洛阳犯下的那人神共愤之暴行!

在王天杰的推动下,身为联军盟主的袁绍下令联军将士投入到洛阳灭火行动中。

而恰巧孙坚则是负责扑灭皇宫的大火之重任。

就在,孙坚指挥着联军将士将皇宫余火扑灭殆尽,在返回的路途上时,“父亲,您看!”这时,孙策说道。

孙坚闻言看去,只见一座大殿南边一口不起眼的小井,竟然有五色毫光起于此中。

孙坚立刻意识到可能会出现什么宝物,于是当即下令让联军将士迅速返回大营。

而孙坚孙策还有周瑜他们三人等极少数人则走到古井旁边,随后便从井中捞起一具妇人尸首,从其表面上看已经死亡日久,但是奇怪的是其尸不烂,而且从身上的衣着,很明显是宫中之人。

就在此时突然又发现此妇人项下带一锦囊,孙策随将其去下,除去锦囊,发现乃是一内有朱红小匣,用金锁锁着,启视之,竟然发现里面乃是一玉玺,拿出来视之,此玉玺:方圆四寸,上镌五龙交纽;傍缺一角,以黄金镶之;上有篆文八字云:“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传国玉玺!”周瑜见之惊讶震撼道。

“公谨,这就是传国玉玺?”孙坚闻言同样惊讶道。

“主公,此乃正是传国玉玺!

此玉又叫和氏璧,乃是昔日卞和于荆山之下,见凤凰栖于石上,载而进之楚文王。解之,果得玉。秦二十六年,令良工琢为玺,李斯篆此八字于其上。二十八年,始皇巡狩至洞庭湖。风浪大作,舟将覆,急投玉玺于湖而止。至三十六年,始皇巡狩至华阴,有人持玺遮道,与从者曰:‘持此还祖龙。’言讫不见,此玺复归于秦。明年,始皇崩。后来子婴将玉玺献与汉高祖。后至王莽篡逆,孝元皇太后将玺打王寻、苏献,崩其一角,以金镶之。光武得此宝于宜阳,传位至今。

因此,传国玉玺乃是皇权的象征!

近闻十常侍作乱,劫少帝出北邙,回宫便失此宝。

而董卓为一直没有能够得到传国玉玺而遗憾,没想到竟然被主公偶得!”周瑜解释道。

“父亲,孩儿还听说,此乃神权天授,凡得此物者,必有登九五之分!”孙策惊喜道。

孙坚闻言内心也是狂喜不已,但是由于朱红小匣太过碍眼,好在发现在朱红小匣之内有一金黄色的锦缎,很显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