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大河城(2/2)

天时间,旧金山至这里的移民村可以投入几架水上飞机运送移民,算上在清国搜罗移民的时间,需要至少一个月才能送一批移民过来。去掉轮船和飞机检修时间,一年可以运送八九次,一年总计运过来近万青壮年不成问题。只是张浩觉得用轮船运送移民存在太多风险,万一轮船在海上遭遇较大风浪,又没有卫星导航,很容易发生沉船事故。张浩思来想去还是决定使用水上飞机比较保险,移民点距离中国大约有一万五千公里的距离,使用别---200水上飞机,每次张浩随机前往,这样飞机燃油即将耗尽的时候,可停在海面,由张浩带飞机穿越到主位面,加满燃油后再次穿越到次位面,如此数次加油即可到达移民点,这样一个礼拜就可以运送一批移民。

张浩把这个想法说给大伟,大伟低头沉思片刻,忽然抬起头望着张浩,“我有更好的办法,你坐飞机到大清国,将大批清朝人先送到主位面,然后坐飞机回来,从这里穿越回主位面将那些移民带过来,这样一次可以带回来几万人不成问题。”

“嗯,这个办法不错,只是在主位面找一个可以一次性安置几万人的偏僻之地却不容易。”张浩道。

“你不是将云南的那个居住在山洞里的村子的全体村民都带到了密湖市吗?那个村子居住的那个山洞足够大不说,还十分偏僻,完全适合安置清朝移民。”大伟道。

“还是你脑子好用。”张浩道。

大伟憨憨一笑,“好使啥呀?就是一下子就想到了。”

这天张浩乘坐一架别—200水上飞机,降落在大清山东北洋河上,机上护送张浩前来的大伟带来了四十名配备突击步枪的士兵。张浩先将飞机送回主位面云南境内那座山洞村附近的河流上,随后来到清国,带着大伟和四十名士兵前往附近的村子。这里是寿光县的乡村,泥泞的土路,破败、穷困的村子,脑后留辫子的汉人男子在田间劳作,看见他们过来,停下手里的农活好奇地打量着。张浩带来一台老式手提大录音机,挂在村子里一株大树的树枝上,放起了山东梆子,这一下果然有吸引力,将田地里干活的村民,以及各家各户的人,男女老幼都吸引过来,看看人聚集的差不多了,张浩就将他们全部送到主位面的山洞里。

一个村一个村地走过去,连续一个多月,走了几十个村子,又到寿光、临淄、乐安三座县城转了一圈,总共弄了五万百姓。张浩乘坐水上飞机返回萨斯奎哈纳河畔的移民点,穿越到主位面将五万移民带过来。移民来到这里,初时都很不安,不知道这些人怎么安置他们,可是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张浩给每户人家分发了一顶帐篷,三百斤玉米面,两百斤土豆还有五十斤豆油,又给大家分了荒地和农具,这一下移民们安下心来。

张浩在移民中挑选了三千名青壮年编入军队,每个人分发了一支半自动步枪或者突击步枪,四枚手榴弹,部队交给大伟进行军事训练。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