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3/4)
多年经营,在朝廷内部也有一大股势力,又有宗室的撑腰,要知道,在政事堂中,刘继昌可是唯一一名宗室代表了。
刘文济对刘继昌的忌惮是小事,他顾忌的,乃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是破坏了朝局,让“向党”一家独大,那样的局面可就更加严重。
除非,走马换将,把“向刘”全部给罢了,不可否认,当生出这个念头的时候,刘文济动心了,心跳都加速了。不过,理智再度占据头脑时,刘文济干脆地打消了此念头。
登基不足一年,连罢二相,还包括首相,这影响实在太大了,容易引发权贵们的不安与抵触
在刘文济费心斟酌之际,刘继昌那边有动作了,和在御前一般“言行一致”,曾会很快就被调离率宾府,被贬到甘州删丹县任知县,由海东之滨,到河西平原,来了个大挪移。
更重要的是,这显然是一项有失公允的决策,年逾六旬的曾会,也迎来仕途一重大挫折。而几乎不为人所知的是,皇帝刘文济起初是想擢曾会为辽东布政使,继续用在制约安东的事务上
然后,刘继昌在吏部达成共识之后,直接签署了关于松贻庥辽东布政使的任命书,虽然是打着获得了“圣意”的幌子,但他不讲规矩,向德明的反击也紧随其后,从政事堂层面阻截此事,一道封疆这样的要职,没有政事堂的授权,仅有吏部签署的文件,那也是无效的。
关于辽东道布政使的任命,也成为“向刘之争”最激烈的一件事,双方的举措,堪称彻底撕破脸皮,不再有任何的收敛。而二相的斗法,也彻底引发了朝中有识之士的不满,刘继昌就不多说了,“老而为贼”,便是向德明,风评也跟着下降,饱受议论与攻讦。
大汉的尚书令,虽然权重,从来都不是一个容易坐的位置,前前后后,真正能压服众臣的,只有一个赵普,就这,也只是维持着一个表面上的压制。开宝朝,敢于攻击赵普的可不在少数,最有名的就是卢多逊了。
在这样的局面下,筹谋多时的皇帝刘文济下定决心了,先把刘继昌打下去,至少,这是对勋贵集团的一种打压,还能借向德明之力,就冲这一点,便值得做了。
当同时面对皇帝与尚书令的打压时,刘继昌的倒台也就成为了必然,当然,过程中还是有些波澜起伏的。先是御史董会上书弹劾工部郎中刘纬贪墨黄河大堤植树固土款项兼受贿、强抢奸污民女、杀人等七项大罪
这道劾章一出,满朝哗然,有为刘纬恶行的震惊,更重要的,还是刘纬的身份,他正是刘继昌之子。而刘纬,则是雍熙元年,纵容恶奴烈马横行街市,为康王刘晔所杀,随后引发了一场政争大风波的“主角”。
当初刘纬就被打断了腿,后来又被送到西北吹了十年沙子,大概是因为这些渊源,对这个儿子刘继昌很是愧疚。等把他接回京后,更加溺爱,等康宗继位,他趁势而起,晋位宰相,掌管吏部之后,又给他指了个工部郎中的差事
而刘纬呢,受了那么多苦楚,非但不思己过,反而变本加厉,不只自己不加收敛,还带着他的两个儿子,父子三人一起“玩”
当刘纬事发的影响还在发酵之时,一个又一个的震惊,伴随着的刘继昌家人、故旧的“爆雷,向大臣百官们席卷而来。如此动静,如此规模,若说背后无人策动,显然是不可能的,而几乎所有的目光都投向尚书令向德明。
更让人目不暇接,也所有人期待的是,左都御史鲁宗道收到了一份直指刘继昌受贿、渎职、逾制、大不敬等罪状的举报,并附有详尽的罪证,详细到时间、地点、人物齐备。
刘文济登基之后,便将鲁宗道这个有名的谏臣从西北召了回来,任为左都御史。而以鲁宗道的脾性,收到这样的“大料”,都不带犹豫的,直接捅了开来。
于是,真正满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