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回 急而行事(2/3)

操这时已锁起了双眉:“这还仅仅是一个落寞无名的小村庄,如果给6仁一县、一乡,甚至是一郡、一州……也不求他能把各处都建成如萌村这般富庶,只要他能在数年之间让辖下的县乡村落能有这萌村的一半,孤便无忧矣!”

这话夸大吗?貌似是有那么点,至少许褚是这么认为的。但也许这就是一个单纯的武将与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之间的区别。而曹操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能看到许多许褚这样的人所看不到的事。

当然,曹操根本就不知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但像曹操这样的人,却会明白与之相近的道理,也正是因为这样,曹操才会说出如果多给6仁几年时间,6仁绝对有办法能让当时的生产力上升许多的话。

其实就人类的文明展方式而言,现在的6仁还真的拥有这种能力。要知道在人类文明展的过程中,往往只是几个看似简单的明,就能够让人类的文明展得到很大的推动,而此时的6仁身上带了什么?只是相比之下,6仁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多多少少的只是凭着个人的喜好与需求来搞一搞而已;

至于曹操,也仅仅是看到了6仁对当时生产力所能够带来的提升而已。不过就当时的情况而言这就已经很足够了,足够到曹操想牢牢的把6仁这个家伙给握在手里。

连带着的,曹操又想起了6仁被罢去官职时所焚烧掉的那些书简资料,心里也涌上了一阵阵的隐痛感。而曹操为什么会认为6仁有能力去治理郡、州这样的大型单位?就是因为曹操意识到6仁不仅仅只是会闷头做事,还懂得如何去著书立说,让有用的知识真正的流传开。

6仁如果只是自己能做事的话,用处可能还不怎么大,也许撑死就是一个“百里之才”。但如果懂得著书立说,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只会“授人以鱼”与能够“授之以渔”之间的区别,那可是天壤之别。

再说得简单直白一点,一个能把自家搞得风生水起的家伙,和一个能够让大家都风生水起的农业教授,谁的用处更大一些?也不说别人,就说袁伯伯,他弄出来的杂交水稻,各位可知道真正来说养活了多少亿的人?而相比之下,曹操还只是个古人,但他作为一个出色的政治家,更明白6仁这个“农业教授”的价值与其所在。

“仲康,回许都!”

许褚当时就是一愣:“现在就回去?主公,6仁那里还……”

“回许都!孤要做些事了!对了,让人去一趟6仁那里,把蔡琰接回许都去。蔡琰若是不解,就告诉她这婚事既然已经定下,就总得让孤做些准备。”

“……诺!”

————————————————————

转眼就是数日之后,一只约有百余人的队伍正行在去往萌村的道路之上,队中还拥着几乘车辆。而这只队伍虽然没有什么旌旗伞盖、明盔亮甲,但任凭是谁都能看得出这支队伍的喜庆之意,显然是一支送嫁的队伍。这样的一支队伍,当临近萌村附近的时候,也自然会引得萌村的居民们驻足而观,都在猜测着这是谁家在张罗婚嫁的喜事。

队中为之人乘在马上,环视了一下周边农田中飘着稻香的熟稻与忙碌的百姓,略一沉吟便向身边一个粗壮的大汉吩咐道:“仲康,小声些传令下去,众将士不得惊扰百姓收谷与亮出孤之名号,如有违令与践踏苗谷者,斩!”

“诺!”大汉小心传令去了。

曹操又环视了一阵,似乎有被百姓脸上的丰收喜悦所感染,放慢了些马势靠到一乘车驾旁,向车中人微笑道:“昭姬,此景如何?”

车中的蔡琰这会儿都晕晕呼呼的,因为她都没想到那天被曹操叫回去之后,曹操马上就开始为蔡琰准备送嫁的事,以至于蔡琰这会儿都坐在送嫁的车中了,身上都还是那一身淡素的衣着,婚衣都只是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