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回 担忧之处(2/3)

魏与三分归晋,其实是封建制度在向帝国制度过渡的时期里,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士族地主阶级的胜利。当帝国制度真正成熟时,士族地主阶级则会被最符合帝国制度需求的庶族地主阶级,也就是平民地主阶级所取代。

而华夏大6真正意义上进入帝国制度是在隋唐时期,也可以说是在经历过东西晋与南北朝之后,隋唐的统治阶级从东西晋与南北朝的破灭中吸取到了教训,开始全力的打压士族地主阶级,同时大力扶持更符合帝国制度需要的庶族地主阶级,然后才确立了真正意义上的帝国制度。

当然这些都得是几百年之后的事了,而6仁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正是士族地主阶级在渐渐走向强盛的时代,而这些士族地主很容易就会成为一方豪强,对自身的利益受到损害的事也格外的敏感。

那6仁为什么要担心这些?其实很简单,6仁既然是受命屯田,就不可避免的要和濮阳本土的豪强抢地、抢人口。而在那样的年代,土地和人口是最根本的利益,谁都希望能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里,而且越多越好。

就是因为考虑到了这些,6仁才会把抢地抢人口的事交托给有军权的夏候敦来做。自己就一文职官员,真把土地和人口抢多了,把濮阳本土的豪强给惹急了,人家趁你不注意的时候派个几百人过来,那6仁会连自己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再接下来,6仁就怎么都没想到韩浩这家伙居然会抢来三万多的人口。当时的三万多人口是什么概念?6仁接手濮阳的时候大致的清点过濮阳户籍,推算出濮阳现在的人口应该是在二十万左右,那韩浩抢来的这三万人,再加上之前召募到的万余人,等于是整个濮阳有五分之一左右的人口都握在了6仁的手上。

6仁抢来这么多的人口,就意味着濮阳本土的豪强基本上想趁着战乱多抢些人口的打算基本落了空,那这些豪强会不眼红、不记恨?而这些豪强都是有一定的武装力量的,万一他们在6仁屯田的时候下个绊子使个坏什么的,那到6仁这里可就得吃不了兜着走了。

所以所以,6仁真正担心的,就是这些豪强会有些什么动作。但这方面的事6仁实在是不好明说,只能想点别的办法,比如说现在就是在通过曹昂的嘴来告诉夏候敦,希望能以自己可能管不好这么多人的这个借口,使夏候敦加强一下各营屯的军事力量。

其实这种事6仁是可以直接跟夏候敦开口调兵的,但6仁总觉得那样做了的话,会使得豪强们会把矛头直接指向了自己,搞不好还会被人认为是在刻意的激化曹操与濮阳豪强之间的矛盾。本着这样的一份用心,6仁才不愿直接出面,有意的想让夏候敦来帮他背这个黑锅,反正人夏候敦有兵权在手,这种黑锅多背上几个都无所谓。真惹着了夏候敦,直接兵过去把闹事的豪强给灭了才最好。

这么说吧,6仁的这种心态,就像是在现代社会里走在大街上,看见有老人摔倒,有心想扶却不敢去扶,生怕给自己惹祸上身……

却说曹昂在笑过之后便向6仁问道:“6兄既然有此担忧,那可有应对之策?”

6仁当然是早就准备好了说辞,随手就在地图上的几个地方点指道:“韩元嗣召募来了这么多的人,绝大多数固然是想安心种地谋个衣食无忧,但也得防备会有那些心怀不轨之人在屯田之时滋事生乱。本来我是以两万屯民、十处营屯来算的,那么每屯屯民两千,各屯有个三百的护屯士卒也就差不多了。

“现在韩元嗣给我翻了一倍,三百护屯军已显不足,怎么说也得有个五百左右的士卒才管制得了。除此之外这几个地方,可能要请子修你出面,去找元让将军再调拔个几千人马出来居中策应。”

曹昂笑道:“这等事,6兄你回濮阳时直接和元让叔父明言便是,又何必用我去说?”

6仁嘿嘿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