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第七十回 侧翼助攻(2/4)

顺便还得再补一句,这次的七千人马,除了两千骑兵仍然是慕容紫英的那两千人之外,五千步兵却不再是田畴的部曲,而是夷州的正规军。6仁在得到辽西刺史一职之后有了可以正式的插手辽西地区事务的合法性,派吕玲绮过去当然要给吕玲绮一些硬实力。现在的这五千夷州步兵是经过一番选拔之后才运去的菊花港,因为一些相关准备的缘故,比吕玲绮要晚上一些才到的菊花港,基本上也可以说是吕玲绮手边的家底。

这些琐事就不多说了,只说夷州兵的鼓声一响,正在交战的双方就全都楞了神。眼见着新到的军兵打出的是夷州兵的旗号,乌丸骑兵可就有点乱了。

能臣氐也有点慌,他前些时候是亲眼见识过那可怕的箭雨战术,可是当时他只带了一部份的乌丸骑兵去追击吕玲绮,部下中仍有不少人并不知道夷州兵的厉害,甚至还有那么几位看不起能臣氐的部族长,正想借此机会来扬一扬威,回头好把能臣氐给拉下来,所以自告奋勇的分了万余骑兵去迎击夷州兵。在他们看来,这样的距离正好让骑兵冲刺力,那对方的步兵还不是板上的肉?

能臣氐阻拦不住……亦或是有想借刀杀人之心?反正就是任由这几位部族长带人去了。而这几位部族长带着骑兵才刚刚冲到距离夷州兵不足两百步的地方,夷州兵仰射而来的箭雨就已经铺天盖地一般的压将了下来。

要知道上次在山道道口那里以箭雨战术迎敌的还不是夷州的正规军,而是田畴的部曲。真要和训练有素的夷州兵相比,田畴的部曲还真的就是民兵了。只见这会儿的夷州步兵们除了前排作为阵壁,余下的夷州兵一齐箭,真可以说是转瞬之间就有几万的箭支射将出来,那是一番何等骇人的景象?乌丸骑兵一向以骑射之能而自豪,只是他们集结几万骑同时放箭,也不见得能有这么吓人的场面!

噼哩啪啦的一通箭雨过后,迎击夷州兵的万余乌丸骑兵可就真不知道死了多少。而最要命的是你乌丸骑兵不是擅长移动性的骑射吗?可现在和夷州兵的战阵一比,你的骑射可以一边凉快去了。夷州兵配备的连弩射方便,在不追求准头的情况下,一边行进一边狂拉击拉杆那是很容易就能做到的事,再加上箭匣的更换方便快捷,使得整个夷州军阵在逼近的同时,箭雨就一直没有停过。

再看夷州军阵缓缓前行不过三百余步,来迎击夷州兵的万余乌丸骑兵已经只剩下了不足千骑。而剩下的乌丸骑兵见状大骇,哪还有胆量再往前冲?还不马上就调转过马头开溜?什么?你说有没有这么夸张?五千步兵把上万的骑兵给打成落水狗?告诉你完全可以!

早在汉武帝时期准备对匈奴作战的时候,名将李陵就曾经仅仅以五千步兵打得匈奴数万骑兵对他们奈何不得。可惜后来是因为汉武帝这边的支援没能到位,李陵的五千人在距离关隘没多少路的时候没了箭支,这五千人最后没能退回去。李陵对此都曾经叹息过只要再给他的士卒每人三支箭,他就完全可以退回关隘。后来李陵无奈之下投降,战报传回汉武帝的耳中,司马迁就因为帮李陵投降的事说了几句好话,汉武帝便迁怒于司马迁,司马迁最后就因此受了宫刑。

而此时此刻,吕玲绮的这五千步兵无论是武器装备、训练水平、战斗意识,甚至是环境背景可都强出当初的李陵不是一点半点,用狂风暴雨一般的箭雨击溃上万的骑兵真心不是什么难事。再看夷州军阵又前行了一小段路之后就停止了前进,箭雨也就此停了下来。

此时前军、中军的阵形不变,后军则分出了数百人去清扫战场,牵马的牵马、回收箭支的回收箭支。而这后面的数百人也真有意思,几乎每个人都拖着一乘厢车……确切的说,这种厢车到有点像清末民初时的那种黄包车,就是《骆驼祥子》里的那种,只不过后面是适合放东西的厢斗。而这种厢车相当的轻便,打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