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回(2/3)

,则可以借此来成为加工中心。

所以所以,6仁才会在南中的问题上那么上心,甚至是在与孙权的战争才刚刚结束不久,已方的实力还有待补充的时候,就把邓艾给派了过去先行探路,而且亲自去了广州准备那些相关的后续事宜。而到现在南中的问题已经基本到位,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平稳的展下去了。

总的来说,现在的夷州主要是有四大商道:与老曹的北方商道、与孙权的江东商道、通往荆州的广桂商道、通往南中的南中商道。而除去这四大商道之外,还有一条通往印度、波斯湾地区的海外商道。

夷州除了自行出产的货物卖去这五条商道之外,还可以转卖东西南北中的货物,比如说把南中出产的优质茶叶转卖去北方,这已经就是一笔相当可观的利润。换句话说,6仁完全可以称之为当时最大的“倒爷”……

难道真的只凭夷州自行出产的货物去赚钱?累死整个夷州的民众也满足不了那么多地区的需要好不好?要知道到建安十五年的开春,夷州、广州、泉州这些6仁的直属属领,其总人口数字也才不过六十万出点头而已!

别拿三分归晋时全华夏的人口也只有八百来万来说事,说什么6仁的六十万已经有十二分之一还有多,这他喵的得想想6仁的战线拉得其实是有多长!而且你还得知道,6仁在北方的三韩、倭岛那里都还插了一脚进去。如果在这个时候仔细的看一看地图,就会现6仁的属领其实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半圆,几乎就是像一个大锅,扣住了整个华夏大6的沿海地带,全长加起来得有上万公里之多。而这么长的距离,六十几万的人够干个啥啊?而6仁敢这么做,也是因为6仁有着海上实力的保障……

————————————————————

夷州,莽甲城。

自从6仁于建安三年安排着糜贞带领人手来到夷州时算起,到建安十五年已经十二年了;不过真要算夷州展史,夷州民众还是更愿意从6仁真正来到夷州的建安六年开始算,但即便是如此,夷州到现在也都九年了。

而这时的夷州,6仁早期培养出来的大批的内政型人才在这段时间里挥出来的功效可不是一般的大,再者原先为了躲避战乱而来到夷州的移民也多,有心吸纳之下人力不愁,所以现在的夷州已经颇具规模。

6仁自广州回到夷州时的车仗队伍入城时引来了不少的百姓围观,拍手叫好者大有人在,不难看出6仁在夷州这里的名声还是很不错的。6仁在马上微笑着向百姓拱手致礼,心里面也着实有些飘飘然的感觉。神色虽说刻意保持着平淡的微笑,谈不上十分自鸣得意,不过跟在身旁的雪莉在事后说很想吐。

回到府衙才刚刚坐定,一个已经有很长时间没见面的人冒了出来,却是刘晔刘子阳。实际上6仁去广州时起,留在夷州的刘晔基本上就是在代理着6仁的事情,最起码也是要帮着雪莉来作出许多事情的决策。

刘晔一露面,6仁便挥退闲人,厅中就只剩下6仁、雪莉、刘晔。喝了几口茶,6仁问道:“我不在夷州的这段时间,情况怎么样?”

刘晔微笑:“还能怎么样?还不就是将军一直以来都在做的那些事?到是晔想问问将军,接下来将军又打算做些什么?”

6仁低下头沉吟了一阵,轻轻摇头道:“展过快、战线过长,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别人或许觉得我们夷州风光无限,却没有看到我们如果再这么做下去,只会造成一种根基不稳的不利局面。所以接下来的这几年,我们要做的是适当的收缩,改为全力展境内的经济生产,把现有的属领全都做好、做稳。子阳,你觉得我的这个想法是对还是错?”

刘晔向6仁拱手一礼道:“将军言之有理。六十万的户籍虽可算在大州之列,但将军的战线的确是拉得太长了,如果不安安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