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相公,见吗?(3/4)

书,进帐拱手拜道:“西夏国相梁乙埋,见过大宋宰相!”

梁乙埋亲自来了?甘奇上下打量着梁乙埋,倒是颇为俊朗,身材健壮,还带着意气风发。

“前来何事?”甘奇问道。

梁乙埋先呈国书,再开口:“我奉西夏太后与皇帝之命,愿与大宋结万世之好,从此奉大宋为兄长,从此息兵罢战,兄弟齐心,共御外敌。”

甘奇并未急着开口,不过倒是有些紧张了,因为这事情若是传到了东京汴梁,只怕那些文人相公们十个有九个半会欢天喜地接受这个求和之请。

但是甘奇显然是不会接受的,而且这事情也瞒不住,在场这么多人,且不说众多军将,就是这些枢密院来的属官此时已然面带喜色了。

甘奇开口:“党项李氏,本是大唐之民,皇帝赐姓。大宋之初,官家也赐了赵姓,却是在先皇仁宗立国而叛。岂能有资格与我大宋称兄道弟?”

梁乙埋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这回亲自来低头乞和,可见梁家在西夏内部的压力之大,便是一心不想开战,也是知道开战的后果。

越是这般,甘奇自然越是要战。

梁乙埋把头低了低,再行一礼,问道:“不知甘相公如何才愿意罢兵言和,还请甘相公示下。”

梁乙埋前来,显然也是做了准备的,甚至也想着甘奇会让西夏削去国号,俯首称臣。

但是梁乙埋没料到,甘奇却说:“若是真想谈此事,叫你姐姐带着李秉常亲自来。”

甘奇这是为难梁乙埋,也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什么求和之说。甘奇倒也懒得骗梁乙埋,他腹黑是腹黑,却也不想给自己这个大儒的名声抹黑,不至于骗梁乙埋答应求和却又转头去攻。

因为做这种太过直接的出尔反尔会有很多影响,且不说甘奇儒家名士的名声,就说未来还要统治西域,西域与草原上大大小小的部落、国家无数,还会面对这种归附求和之事,说话算数的名声就很重要,将来兵入西域与草原之时,不能让别人归附求和都不敢了。

只是甘奇也没有想到,梁乙埋竟然在思虑之后答道:“甘相公之言,在下带回去给太后与陛下,还请甘相公稍待几日。”

甘奇也懒得管,只摆手:“你回去吧,把你带的那些礼物之类也一并带回去。”

梁乙埋躬身作礼,转头往回。

甘奇继续开着自己的战前会议,从粮草分配,到粮草运送,以及各部调度归属与布置,战前动员,士兵功勋记录,还有民夫征调人数,诸如此类,事无巨细。

大军也在做着最后的准备,改打磨的武器要打磨好,该发下去的羽箭要分配到位,该修缮的甲胄要赶快修缮。

只是甘奇没有想到,不得几日,党项人的使团又来了。

这回架势不凡,华盖仪仗无数,骑兵两万而来,先头使节早早就到来通知,西夏梁太后带着西夏七岁的皇帝李秉常真的来了。

请甘奇到白池城北相见会盟。

这倒是让甘奇连连挠头,中军大帐之内,众多军将七嘴八舌说个不停。

种愕说道:“相公,如此机会甚好,党项人两万而出,又在旷野,可直接发兵击之,一战鼎定。”

连史洪磊也开口说:“相公,可速速发兵,快马而去,打他个措手不及。”

甘奇想了想,说道:“他们不敢近前,也是有顾忌的,白池城离此七八十里,一旦我们大军出营,那边必然转头就跑。”

“相公,无妨,大不了穷追不舍,一旦成追击之势,党项人已是颓势,难以招架,可乘胜克城。”种愕又道。

却是王韶有其他见解:“二位将军,如此行事怕是不妥,我大宋乃天朝上国,党项人前来谈判,我等反而击之,显得我大宋无礼无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