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一千二百斤的小炮(感谢历史小说爱好者Mr刘万赏)(2/4)

堆,反应过来了,这是浇铸的大模具,铁水灌到模具里,然后冷却,再把模具打开,铁疙瘩就在里面了。

甘奇又问:“另外七门呢?”

“相公,前面的都失败了,给熔了,也不知这门成不成,若是不成,也熔了再造。”沈括答道。

“敲开看看。”甘奇有些急不可待,只要一想到打仗,就想到炮,没有这玩意,甘奇实在舍不得让人命去堆城墙。

“正要开范呢,相公来得是时候,昨天浇的。”沈括一边说着,一边指挥工匠们去敲模具。这模具都是一次性的,模具在这个时代叫作“范”,模范之意。这个范的原材料其实也不复杂,主要是洗砂与泥土。

但是“范”的调制才是技术,里面会加入木炭或者煤粉,用少量的水来调制塑形,甚至还会加入植物油。这就是核心技术了,得不断试验。

为了保证每一门炮制作出来的规格相同,还会制作木头模具来对铸模定型,这一套工艺,沈括是门清的。

工匠们拿着榔头敲打着土堆,不得片刻,里面的炮就慢慢显露身形了,灰中带白,看起来没有金属的光泽,表面上也不光洁,反而看得出其中的凹凸不平,有磨砂感。

工匠们小心翼翼地清理着火炮的表面,也慢慢掏着炮管里面的东西。

铁疙瘩终于现出的全身,一根笔直的大炮管,圆圆的屁股,后段较粗,前段较薄。

工匠们开始用绳子穿着炮声,拿木棍来抬。

甘奇问道:“多重?”

“一千二百斤。”沈括眼神一直在炮上,随口在答。

甘奇啧啧两声,说道:“小了。”

沈括转头看向甘奇:“相公,一千二百斤啊,还小了?”

“先试试再说,还得往大里造,至少两千斤,三千斤也行。”甘奇是见过世面的,两千斤才一吨左右,三千斤也才一点五吨。要能轰得开城门,能把城墙给轰塌,就必须往大里造。明朝的红夷大炮就能达到三千斤了。

对于甘奇来说,再大点都行,四千斤都不嫌大。

“相公,就怕太大太重,难以行军。”沈括有担忧。

“这你别管,只要你造得出来,我就能带着他行军,人推马拉,怎么也运得到前线去。”甘奇哪管那些,一两吨的东西,算不得什么。哪怕是爬雪山过草地、把马拉死也无妨。

十几个匠人把大炮扛到了一个木架子之上,此时甘奇与沈括才上前观瞧,甘奇是随便看看,沈括却是围着大炮转着圈看,甚至还趴在地上看,把手伸进炮管里摸来摸去,还把火折子扔进炮管里仔细观瞧。

看了许久,沈括才爬起来说道:“相公,这门好,周身皆无瑕疵,炮膛里也无瑕疵,这是一门好炮。”

甘奇急切不已,说道:“开一炮。”

沈括连忙大喊:“快,快去把我前几日配的药取来,把那铸好的铁球也搬过来。”

片刻之后搬来一个大木桶,里面黑漆漆的粉末,沈括极其熟练,粉末往里到了不少,铁球再塞进去,又在点火处塞了一个火捻子,就是这么简单。

“往这边搬,对准那边没人的地方。”沈括不断指挥,他好似比甘奇还着急。

“火把,火把取来。”

火把快速取来,却见甘奇忽然走近:“火把给我,我来。”

沈括还劝了一句:“相公,还是下官来吧,这炮动静极大,惊了相公可不好。”

甘奇摆手:“吓不着我。”

沈括唯有把火把给甘奇,却是一脸担忧,怕那一声巨响把甘奇给吓坏了。

甘奇面不改色,用火把点燃火捻子,退后好几步,沈括竟然拿了一个大木盾站在甘奇面前,还是科学家严谨,这新造的炮,万一炸膛了可不得了,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