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三章 退位让国(2/3)

一炮下来可糜烂十余里。以讹传讹之下,清军的士气更加低落,后来长毛的北伐檄文传来,都说什么五族共荣共和,太平军不会将满人杀光,这样让清军普通士兵们更加看到了活命的希望,最后传出朝廷派了几位王爷出城商议退位让国之事,这就更加让清军决一死战的心思彻底泯灭,人人都只想着投降活命。

是以,当上官一声令下,让大家放下武器开城投降之时,没有人反对,朝廷都投降了,他们还拼命做什么?早早的结束战事,好回家享清福去了。而清军普通将官的想法则与庆丰等人想的一样,只想着通过投降献城来换取身家财产得以保全,更有些有胸雄心壮志之辈想到,就算改朝换代之后,这新朝廷也需要人统管兵马,自己一副好身手也不怕没官做。

但也有极少数的死硬分子不肯投降的,但在庆丰等人出示太后旨意之后,他们也绝望了,一部分人被当场格杀,一部分人则是自刎而亡以示忠诚,总之改朝换代之时,总会出的2臣有了,忠心耿耿的忠臣也有了,死忠自刎的人也有了,该有的都有了……

两百多年前,明朝2臣吴三桂打开山海关放清军入关,如今却是几位清室王爷打开北京城放太平入京,在这个时空里,满清灭亡的时间提前了几十年,于是没有了之后的同治中兴,或许也就没有了苦难的甲午之败和八国联军入京的惨事了吧。

公元186o年4月25日,庚申年三月初六日,清廷几位王爷打开北京城城门率领城内清军向城外太平天*队投降,是日清晨清廷最后一次早朝之上,满清西太后与同治皇帝下诏书退位让国,满清宣告灭亡,自1636年皇太极建号大清以来,立国224年。

第二天,西王在大队军马、仪仗队护卫之下,带领在北面的太平天国高级将官从永定门进入北京城,而后在天坛接受清帝的禅位仪式,在西太后带领下,小皇帝同治将清朝皇帝玉玺等物交给了太平天国西王,而后西王从正阳门直入紫禁城。

在紫禁城内,西王萧云贵意气风的带着一众太平军文武将官走在皇家宫廷的大道之上,萧云贵笑呵呵朗声对手下说道:“两百年前,我们汉人丢掉了这紫禁城国度,如今我们终于又拿回了。”

钱江、袁甲三等人自然是一番歌功颂德,跟着钱江和袁甲三、李鸿章等人互相使了个眼色,就在乾清宫外的玉阶上一齐拜倒,钱江等人齐声道:“西王殿下,统领天国,兴复汉室,天命所归,受命于天,今日得国,当改元建号,受上天敕封称帝,臣等恭请西王殿下进皇帝位,上应天命,下安百姓!”

那么长一段话,众人居然是齐齐念来,跟随的其余满清文武官员事前没有准备,倒是吓了一跳慌了手脚,但看太平的将官都跪了,也跟着跪下,只是没有一同背过这段话,都是滥竽充数的在内跟着嗡嗡念词。

跪在地上的庆丰等人暗骂自己昏头,这太平西王入了京城之后,这要之事当然便是登基称帝,但这称帝也要有人劝进才是,可惜自己事前没来得及和太平这些官吏交通一二,没想到他们这会儿就一起劝进,平白的将一场从龙功劳给放掉了。

萧云贵也没想到进了紫禁城之后自己第一次开口大声说话,众人给的回应便是劝进,但想着他们也应该是准备了很久,回头看了看跪拜在自己身前黑压压的一大群人,心中那股指掌天下,大地皆在我脚下的豪情油然而生,也不理会那些什么矫情的三辞三让之礼,当下朗声说道:“好!好!好!我萧朝贵既然得命于天,受命于民,我便接下这千钧重担,上应天命,下抚黎民,从今日起,本王就进皇帝位,改国号为中华太平天国!”

众人都是微微一愕,本想着劝进之事,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除了黄袍加身的赵匡胤等特殊人物之外,大多都还是要三辞三让以示恭谦美德的,可没想到西王就这样答应了下来,按着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