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一章 兵谏之忧(2/3)

望起来,沉吟片刻后道:“两位还是得先回京城里去,僧格林沁行为古怪,他有兵权在手,只怕会做出什么兵谏之事来,比如劫持满清两宫和皇帝,强行带着他们离开京城,这样本王的大计便会前功尽弃了。”

袁甲三和李鸿章皆是大惊,李鸿章更是失声道:“兵谏?僧格林沁只怕没这个胆子吧,而且宫中侍卫亲军和步军统领衙门兵权还在醇亲王手中。”

萧云贵苦笑道:“僧格林沁是没这个胆子,但恭亲王这厮有,若是狗急跳墙,他一定会这么干。醇亲王奕翾这小子年纪还小,真遇上大事,定然拿捏不住,更何况僧格林沁手中也有重兵。此前西太后一直能够掌控局势,是因为僧格林沁等军将听命,但如今朝局混乱起来,这些军将不肯困守京城,必定会酿成兵谏大乱,若是恭亲王这厮铤而走险,定然会撺掇此事。”

李鸿章也是皱起眉头道:“那臣下两人应该马上回去,提醒太后严防僧格林沁突然发难,最好便是抢先分薄僧格林沁的兵权,以防京城大乱。”

萧云贵点点头道:“正是如此,两位现在就回去准备,拉上彭玉麟一起干,本王还可以给两位一道诏旨,但凡愿意归附我天国的,两位尽可先行招揽,日后本王一定按两位开出的条件一一兑现封赏。”

袁甲三和李鸿章一起站起身来领命,萧云贵对钱江说道:“也不必再和奕山谈什么,马上召见他们,就告诉他们,本王不想和满清谈判,将他们轰走,这样袁公和少荃就能马上返回京城去而不被人怀疑。”

钱江也是躬身领命,临别时萧云贵对袁甲三和李鸿章道:“两位回去之后一定要帮着清廷太后安定住京城局势,繁华的京城才是本王想要的,若是僧格林沁兵谏一起,京城定然会局势大乱,而本王也不得不提前发兵攻打京城,到那个时候,这历朝古都便会毁于兵灾。本王想要的是一个完整无缺的京城,而不是一个破败不堪的京城,两位当谨记。”

袁甲三和李鸿章当即郑重答应,西王将给彭玉麟的信函交给两人,随后两人便在西王亲卫带领下悄悄回到满清使节团驻扎的营地,跟着过了片刻后,钱江果然到来,见到了奕山后,当众宣布和满清不再谈判下去,更是下令驱逐满清使节人等。

奕山等人本就对这次谈判并不看好,见人家都驱赶了,倒也不再多话,匆匆收拾之后便在太平军士兵的监押下离开了南苑大营,袁甲三、李鸿章两人也跟着回到了京城。

回到京城之后,奕山带着袁甲三、李鸿章等人进宫递牌子请见西太后,算是回宫交旨。很快太后传来旨意,让他们到乾清宫觐见。

三人来到乾清宫西暖阁内见到了太后,奕山见礼之后便迫不及待的将长毛并无谈判诚意之事说了,末了还絮絮叨叨的说了长毛无礼驱赶他们之事。

太后听了之后并未动怒,只是轻轻咦了一声之后宽慰了奕山几句,便命他回去歇息,随后遣退左右,单独留下袁甲三、李鸿章两人问话。

太后详细询问了此行之事,袁甲三和李鸿章所答皆与奕山相同,太后沉吟片刻后只听袁甲三道:“近日臣下听闻僧王深居简出,多数时日都留在军营之内,上次拜访僧王请教军务时,偶然听闻僧王有亲卫出入恭王府,臣下以为此事并不寻常。”

太后哦了一声道:“袁甲三你接着说下去。”

当下袁甲三便将西王那段推断缓缓说了出来,最后袁甲三道:“太后,臣下所言虽然只是揣测之语,但如今京城局势微妙,为两宫及皇上安危着想,臣下觉着还是应该防备一二。”

李鸿章也道:“太后明鉴,恭王这时虽手中无任何权职,但僧王下不了决心之事,难保恭王不会撺掇,况且僧王既然如此行为反常,还是应当防备一二为好。”

太后听完之后,忽然笑了起来,令袁甲三和李鸿章摸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