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大军逼近(1/3)

丙辰年八月下旬,太平天国天京事变爆发整整十五天后,在苏褔省的太平天国西王萧朝贵发出檄,号召太平天国上下起兵勤王,诛除已经堕落为妖的北王韦昌辉,并打出为东王杨秀清昭雪沉冤的旗号来。

檄一出,原本惶惶不安的各处东殿兵马尽皆安心,靠近苏褔省的东殿各部纷纷向西殿投诚,一时间投奔西殿的兵马如雨骈集。镇江、湖州等地都收拢了不少东殿兵马,根据各地上报的情况,东殿兵马约有五万余人投奔过来。但这些兵马大多都是兵械不齐、缺衣少粮,而且他们中很多人还在使用冷兵器,因此西殿将这部分兵马暂时安置,准备随后进行整训。

随后从天京出逃的石达开也自安庆发兵响应西王檄,翼殿兵马打起报仇雪恨四字大旗,自安庆集结后,共五万大军直接水陆并进开往芜湖大营。由于清军湘勇曾国藩部重占沙,石达开不得不留下大部分兵马镇守岳州、武昌等地,同时襄樊前线也因为此次抽兵而变攻势为守势,五万兵马已经是石达开能够调集的极限,当中还有一部分归附翼殿的东殿兵马,假若在抽多了,便会影响整条西部战线。

江西的东殿国宗杨辅清也接到了檄,但一开始杨辅清处于观望态度,主要还是因为之前东殿和西殿曾今有过的不愉快之事让他畏首畏尾。但当他得知石达开也响应檄起兵之后,杨辅清便不再犹豫,同样的起兵响应西王檄,抽调兵马十万往天京而来。

在江西东殿杨辅清部约有五十万人马,虽然当中很多都是新兵,但光听人数也着实吓人。杨辅清在江西要防备西面的清军江忠源部和南面广东的清军之外。还要防备东面福建和北面苏褔省的西殿兵马,因此,杨辅清抽出十万兵马也是极限之数。

杨辅清部这十万兵马除去三万余人是精锐的百战之兵外,其余都是在江西新征之兵,战斗力低下,而且很多兵卒连兵械也是不齐全,所以杨辅清部人马除了人多声势浩大之外,似乎还不及翼殿那五万兵马。

而西王在得到两家响应檄的消息后,于第二天便在苏州誓师出征。在誓师大会上,西殿兵马照旧做了礼拜和敬告天父等仪式。最后西王却发表了一番耐人寻味的讲话。在西王誓师大会的讲话中,西王多次提到这次天京危机乃是天父给予大家的考验,让大家继续匡扶真命之主,共创天国家邦。

西王的讲话自然很多,但提炼出来之后就是这两个意思。有心人却是心知肚明,西王第一个意思就是从教义信仰上来说。这次天京王杀王事件是天父的一次考验。意图便是让天民的信仰不要在一夜之间崩塌。虽然说西殿苏褔省大多数军民因为洪韵儿儒家基督教的洗脑,很多人已经明白天父上帝到底是什么,这次王杀王带来的信仰危机在苏褔省的影响并不大,但说到底天国发生内讧,一些无知愚民还是会产生动摇,因此西王先给大家打打预防针。

历来国人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当求神拜佛却愿望不能达成之时,国人往往便会放弃这种神佛转而去拜别的神佛。但基督教却提出的是原罪说,也就是说人生于世是来赎罪的,人生在世所受的种种磨难只是上帝给予的磨练。虽说王杀王事件对苏褔省影响很小。但对天国天王治下的军民百姓影响很大,萧云贵和洪韵儿商议过后决定先把王杀王是天父上帝对天国的考验这个论调给定下来,希望能把这个事件对天国信仰的影响降到最低。

明眼人不难看出西王这个做法已经在未雨绸缪,为将来顺利接收天国其他领土和人口开始做准备,毕竟人心要是散了就很难聚拢。

其次便是继续匡扶真命之主,共建天国家邦这段话,西王并没有说真命之主是谁,更没有提起天王是真命之主,不禁让人浮想联翩起来。

誓师之后,西王带同西王娘洪宣娇、左宗棠等一干西殿臣将率领留守苏州的第四军第三师开往镇江,与那里的第四军其他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