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追悔莫及(2/4)

军投降之事,所以大家都在期盼着,但有一线之路,也不愿做出背叛上帝的事来。

丙辰六年七月二十八日,有几匹快马来到军营。马上坐的是天王府的承宣官,他们向全体官兵宣读了天王的诏旨。当人们听到天王赦免他们无罪,还要惩罚北、燕二王的时候,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天王万岁!”“太平天国万岁!”“天父天兄万岁!万万岁!”承宣官又传达了天王的命令,让大家明日一早进城,观看北、燕二王受刑。并说,为了避免意外,进城的人一律不准携带兵器。

对于天王的诏旨,多数人是信赖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持怀疑态度。他们议论着,沉思着,整个军营内都是不安的人群在嗡嗡议论着。

军营大帐内,残存的几名东殿军帅、师帅、旅帅齐聚一堂,商议对策,他们中最大的官职便是左一军帅陈昌林,其余东殿大官前些日子多数都在城内准备东王登基的事,大多都在北王发难的时候被屠戮殆尽,现在陈昌林发现自己居然变成了天京东殿之内最大的将官,也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

“我不愿意进城,谁也不知道城里到底是个啥情况,我可不愿再进去了。”一名旅帅大声说道,此人名唤张大受,事变那天好不容易逃出城来,他见识过那种无情的屠戮,因此不愿意回去。

他一开口,几名跟随他逃出来的旅帅也纷纷附和,而城外的几名师帅也表示应该暂时按兵不动,等待局势明朗再做打算。

陈昌林叹一声道:“我也想按兵不动啊,但有天王诏旨在此,而且我等军中所需都乃城中供应,本来营内就只余五日口粮,如今加上各门逃出来的兄弟。眼看就只够吃三天的。假若我等不奉诏旨,天王一怒宣布我等为叛军,那便是死路一条啊。”

陈昌林说完,不少军帅和师帅也附和他的话语,其实陈昌林说得不错,当真不奉诏旨的话,天京只消断了粮草,然后调集兵马围剿,也是死路一条。

当下众人争执不休起来,都在议论出路在哪里。忽然有人忍不住说了句:“还不如去镇江投西王呢。”此话一出,帐内顿时鸦雀无声。

陈昌林心头也是大动,其实早先东殿和西殿可以算是亲密无间,当年金田起兵之事,东西两王就并肩作战。到了天京之后,东殿和西殿兵马还曾今一起打过南昌。其实在东殿下级将官兵士之间。还是极为钦佩那位战无不胜的西王,投西王或许当真是一条可选之路啊。

但随即陈昌林想起今岁和西殿交恶,兵马对峙之事,便摇摇头道:“不可,若我等投了西王,在天国就要背负一辈子叛军之名。而且西王凭什么收留我们?你们忘了几个月前的广德之战了么?”此话一出,帐内又是鸦雀无声。

就在这时,帐外一人转入,朗声说道:“要是西王已经准备入京勤王了呢?”

众人都是一惊。抬眼望去,却是营内掌管后二军的军帅刘祥富,此人也是东殿将官,只不过平素为人低调行事,并不为人重用,今晚商议大事,陈昌林也派人知会他了,却不知道他跑到哪里去,现在才出现,而且一出现便是语出惊人。

陈昌林有些不悦的说道:“刘兄弟,你说什么?西王起兵勤王?”

刘祥富点头道:“不错,实不相瞒,其实兄弟乃是西殿的人,如今天王被北王挟持,乱命而为,无罪而诛东王,还且株连甚广,各位兄弟岂可以身饲虎,坐以待毙?不如一起前往镇江,估摸着西殿大军也快赶过来了,沿途关卡尽可不必理会。”

众人闻言开始议论纷纷起来,陈昌林很是不满刘祥富抢了自己的头,冷冷的说道:“你说你是西殿的人?”见刘祥富点点头,陈昌林冷哼一声道:“原来你是西殿的卧底探子,难怪我们广德之战会败了。”

此言一出,帐内又安静了下来,此时这些热血汉子都最看不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