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蓄力(三)(2/3)

际上已是战区后方,建设进度和产业布局还没有那么迫切的需求关系。

而对于连同极北北冰洋的几个港口设施和主干道,因为主次和时间等原因,勘测改造建设速度缓慢,暂时能满足需要就足够了。不过王栋等人倒是不急,战争结束后帝国会有足够的时间来梳理整个国家,对还是处女地北冰洋和南极的争夺,他们从来就没有停下过脚步,拿下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北冰洋和南极还远吗?

除了利用战争和世界各国关注的空白点的机会先圈地外,王栋等人甚至已经安排帝国船舶设计院,设计制造超大型破冰船,以便用于今后时间的科考察,只是对于如何把船开到北冰洋,圈占属于自己帝国的地盘,并建立起适合它的基地,以现有的工业科技制造能力,这还真是个系统的大难题。要知道,想要和北极地区的土著民族爱斯基摩人一样,在北极地区生存容易,进行时间的科考察,这就像是在进行万里征似的,只是刚刚抬起脚掌而已,腿都还没有迈出去呢?这毕竟是远期规划,是远期目标!

还好!这事不急。中华帝国正走在一条开拓进取的大道上,王栋正在一步步引导帝国的有识之士,看到苦寒而又荒芜的北方大地的价值,重视并向极北之地进军,征服这一片已被中华民族遗忘了数千年的传说中的仙家妙地。

与此不同的是,如今的整个西比利亚地区,才是中华帝国最关注的地区,也是王栋三人来到这个世界后早就想圈下夺取的地区,这在与美洲地区的国家和中亚地区的国家合作开发中,是大为不同的国家政策。这里广阔的地下蕴藏着难以想象的油气资源和各种矿产资源,是中华帝国的军事力量目前可以一口吞下的地盘,这是最符合中华帝国眼前的利益和需要。

当然,王栋并不知道这些资源的具体位置,唯一能肯定的是,这些地区会被一一圈入了国土,会被勘测发现的,至于大规模开发和利用,暂时还不急,也做不到,能满足战时需要就足够了。

和后世的美国日本一样,中华帝国不喜欢太多开采国内内陆省区的资源,而是更喜欢通过国际贸易获得海外资源为己用,只是这样一来,在战争时期,会受到其他国家贸易政策的制约,这是这一政策最大的隐患之一。不过为了促进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加速国内移民的速度,中部西伯利亚的开发已经被正式的提上了议事日程。

很简单,贝尔加湖在内的中西伯利亚高原,如今在中华帝国版图上已经不是边疆,反而变成了中部纵深地区,加强对这里和东西伯利亚的资源保护,已经成为了被李楠王栋后世环境资源保护思想期熏陶下帝国高层的一致想法,甚至帝国政务中心都开始讨论如何在合理开发的同时,保护好这些开发地区不受太多工业污染和人为破坏的议案了。

思想意识决定着国家的未来,中华帝国正以一种超越性的战略眼光,在规划着帝国未来的各种产业布局,中华帝国同样巨大的国土纵深,也让政府得以有了足够的土地去安置快速增的帝国人口,不得不说中华帝国的人口实在是太多了。

中亚和西伯利亚地区糟糕的交通道路状况,上千以及数千公里的途运输,已经严重制约着交战双方的大兵团作战的进程,随着部队投入这些战区越来越多,中华帝国现阶段都感到吃力起来。

中华帝国节节胜利,尚且如此!就不论一直处于劣势地位的沙皇俄国了。随着中华帝国在中亚战区给了沙俄军队重重一击之后,成百上千万的难民疯狂地涌进欧俄地区,更是给沙俄政府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如果不是此时正处于夏收之际,粮食物资暂不短缺的话,沙俄境内地方政府可能已被饥民暴动给捣毁了。

混乱!

斯塔基肯季维奇乘座的列车驶入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车站的时候,看着车站中疯狂的想挤上列车逃离这座城市的市民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