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战争背后(十六)(2/4)


再看看首都,到了二十一世纪,依旧年年遭受蒙古地区的沙尘暴袭扰,国人不说什么,习惯了。被外国人诟病。也不知道首都人,还能牛气个啥?如果不是首都的话,估计最看不起首都人的人里,就属上海人牛叉了,上海人总是中国之最的创造者。至于其他人的怎么看,人人心中都有本账吧!

政治中心嘛!不能威压震慑住地方。那还叫什么首都啊!是不。

不过总的来说,我国的绿化植树措施,在中央的大力推动下,确实是硕果累累,不看别的,只看沙尘暴在逐步缩小肆虐范围,就知道绿化成果了。

对比过去,未来,现在,新疆省的矿产资源开发和工业布局都已启动,带动着地方基础建设和农牧业快速发展起来。在地方建设方面,国家政务中心都已经制定了地方省市发展的策略,金雨也没有前去给意见的念头,那会给人一个人一个主意,乱插手的映像,反而不美。而给谭嗣同一些插科打诨式的意见,纯属意识形态上的观想,还得靠实践来证明。而让谭嗣同生出出国看看,到中国人视为蛮夷的西方国家去观摩习,就看得出就是人们的心思更活泛了,没有出过国的,都想去外国看看外国人的实际状况,要看看西方人的真实面孔。

“吾等中国人对雄才大略的领袖和圣贤的崇拜心理,自古有之,国人毕竟在这个皇帝威权的国家里生活了数千年,早已习惯了那种生活的中国人,现在有了一个新的可供崇拜的人物。那就是女皇帝这种治世领袖人物……无怪乎中国人会如此崇拜这个一个年龄不到四十岁的年青女人。在所有人的视线中,她的生活和目标是如此的高尚而简单。她改变了五万万人的生活,并给他们带来富足的生活的同时,又为他们带来了尊严和不断地胜利,让他们看到了对未来的希望……在人们的心目中,几乎是将她当作一位圣人、一位救星、一位承载着人们对于未来的希望的救世主!这里的人们从没有想过需要评价她与其他三巨头中另外两位的功过,从不敢想象他们还会有什么过失!……绝大多数国人自内心的对这三个几近完美而无过失的领导人的高度崇拜。是大西北省区和中国大多数中原地区最大的不同!

不论是贩夫走卒,人骚客,军官士兵。都有着一种重回大唐,掌控西部疆域的满足感。广阔的西域啊!哪怕你只是一片戈壁荒漠,雪山峻岭。只要那荒漠中留下汉人的足迹就好,那一座座雪山峻岭,一如我们中华民族征途上攀越的险关一样,让人着迷,使人充满了征服的自信和人生得意的快感。

多少年了,自有大秦一统天下,形成中央集权以来,也就汉唐时代收外族胡人侵犯的少一些,轻一些。其后历朝历代更是被当做两条腿的牛羊一般抢掠,到了满清王朝。汉族人士只能算是满清贵族的奴才的狗奴才,别去了千百年啊!汉族人士再次重掌山河,国富民强,族人扬眉吐气,大有重新在世为人的感觉!。。。。。。”撰稿者——迁来西域一小民。

这只是《大西北商报》刊登的一些民间商贾之辈的闲暇感想。从侧面反馈出民间人士的心态,来到大西北创业的民众,不是退伍军人,就是受惠地方开发的大好政策,自强、富裕起来了,地位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闲下来时,发发感慨,也是无可厚非的乐事。

金雨每天看看报纸,了解一下民间百态,通过一道道无线电波,了解并掌控着进攻沙俄军队的强度,日常生活过得很是清闲。

“你们是中华帝国未来的希望。我今天要跟你们讲的是国家的建设发展,迫切需要各方面的技术人才。在校之中好好地习,对于你们的未来至关重要,好了才能在未来更好的为祖国服务。现在我们看到我们的祖国处于历史性时刻,我们的国家在你们和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下,正在实现着国家和民族的复兴,正在追寻着属于我们光辉灿烂的过去和荣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